第249章 ..(2 / 2)

李藿哭笑不得,心知肚明阿耶也沒更好的法子,好在阿耶能提醒他第三個法子太幼稚,也算受教。

其實,李藿不知道,他以為自己還沒開始解決此事,其實他對應同的仁義,已經給裴嵇進行下一步的路上造成了困擾。

從昨夜抓了應同到今天中午,裴嵇也沒刑訊逼供。

對於費縣和費縣所在的琅琊郡,吳地出身的張理和他都是純純的外來戶。

因東吳這三兩代帝王的製衡之策,五洲的縣、郡級官員多是五洲出身,吳地的世家都在洲級以上。雖然官大,可實際上根基很弱。

所以,張理能以吳地出身做費縣縣長,當初真是費了把子力氣才爭取到的。

裴嵇要的從來不是迅速定罪。

內奸之罪縣裏倒是能定,可定完了就得往上交犯人,讓更高一級的郡守核實。

無論是應同還是李家人,一旦交到郡裏,看在他們是頂頭上司華仰的姻親的份兒上,肯定會被出身徐州的琅琊郡守脫罪!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也就算了,被琅琊郡守夥同其他五洲官員攀咬張氏就得不償失了!

裴嵇要的是李氏惶惶不可終日。

要的是李氏一次又一次的請托其他幾個股東或者費縣各家幫忙,消磨李氏在費縣的人脈和影響力。

在廣固的同階級世家之間,隻有實力相當才能互相平等的交際,一旦某一家露出敗相其他家都會蜂擁而上,把這家擠出這個階級好讓自家騰挪的空間更大。

就好像剛剛失去顧榮父子的顧氏,等陛下對他家的愧疚消失,就會受到許多吳地世家的排擠。

吳地世家能摸到的官位不多,能消除一個無用的競爭者當然不會手軟。

裴嵇認為上升空間被切斷的五洲世家之間也是如此!

等李氏因為多次請托暴露出單薄的底蘊,張氏摘取李家的兩個碩果時,分給孔氏和南亭侯幾分,就能水到渠成。

可是,李藿雖然隻考慮到張理對自家的傾軋,但他托賊曹校尉給應同傳話,讓他隨便認罪,應同便真的跟賊曹校尉要了紙筆,洋洋灑灑的寫了幾百字自己是如何引誘李氏做吳奸的“認罪書”。

下午,賊曹王校尉一臉請功的姿態,把應同胡謅的“認罪書”往裴嵇麵前一交,給裴嵇氣笑了。

這李氏白駒看著年紀輕輕、光風霽月,實際上還真有些機智。竟然一下子就打到了他的七寸。

隻略略掃了兩眼,裴嵇把供詞一撕,“一派胡言,跟實情對不上。王校尉繼續詳查吧。”

王校尉嘴角一咧,唯唯稱是,下去了。

至於肚子裏是怎麼罵裴嵇次次都讓他在中間受夾板氣的,就沒法詳述了。

。您提供大神華發半生的甚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