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這邊,就在縈芯眼皮子底下,喪禮已過三天,肯定有消息靈通、心思幽暗的婦人將話傳給接待的顧氏女眷了。
經過這三天縈芯簡單的跟她們接觸,就算她們要發難,等到喪禮辦完的耐心和智慧還是有的。
之後,到底如何,還得看顧毗的態度。
至於丁氏一族……
不是縈芯瞧不起她家,丁氏族長作為顧氏正經姻親,死者為大,哪怕知道了顧榮的遺訓,如何不來吊喪呢?
他們不來,不是現成的把柄遞給外人嚼舌根嗎?
就這智商,還想覬覦皇位?不能吧?
這位丁氏族長好歹也是養出了兩個“好女兒”的:一個大丁氏在皇宮苟到三十多歲還能生了個皇子,一個小丁氏在顧府苟了十幾年,知道如何用慈愛的麵目包裹內心的惡毒。
隻是小丁氏可能是前麵壓抑的太久,以為馬上就能拿到“勝利果實”的時候,被顧榮看出端倪。再加上顧禺遇難,陛下遷怒,最後才落得:
大丁氏被扁回丁姬,小丁氏被“生死別居”。
由女及父,如果丁氏姐妹的“虎頭蛇尾”是祖傳,是不是丁氏族長也處於“自家可能要大獲全勝”的心態下,被兩個女兒突然失利的情形打蒙,這才進退失據了呢?
那麼,如果丁族長得知了這個謠言,要如何運用才能得利呢?
深吸幾口氣,給運轉過速的大腦補充點氧氣,縈芯靠著瞎想,渡過了一個充實的下午。
最後被一個同輩的顧氏女眷替換下來,帶著顧小娘回去吃晚飯了。
顧氏別院裏,大麵兒上,所有人的晚飯都隻有能照出人影的麥粥。沒有下粥的小菜,縈芯食不下咽。
廣固城的李宅裏,阿糖與縈芯主仆連心,也拿小匕攪動著菜粥,食不甘味。
昨日家主回來,阿糖因為太過擔心小娘子,不顧大防,問了許多詳情。
李清知道女兒信重這個侍女,能說的、不能說的都告訴她了。
得知丁氏被“生死別居”後,阿糖果然有了動作。她立刻讓剛送家主回來的一郎和一直留在城裏想方設法結識顧氏下人的阿保,去打聽丁氏這一兩天的消息。
一郎依舊是找畢九,阿保卻是等到今天一早,才去“偶遇”顧氏主宅的采買。
畢九一個地痞,想知道一個侯府內院兒的事情還真有難度,倒是阿保側麵打聽出來,自那天早上丁氏去別院奔喪,至今也沒回主宅。
家裏的仆從們都以為她在別院給先主跪靈呢。
因著阿保未料到小娘子的婚事如此複雜,沒提前跟丁氏娘家那邊的采買搭上線,後麵的調查便插不上手了。
於是,一郎又讓畢九轉去丁氏娘家,探聽她的動向。
打聽一個小九卿的後宅事兒,能比打聽一個侯府的簡單多少?
畢九苦著臉,拿著豐厚的“經費”去想辦法。
阿糖放下一口沒動的粥碗,盯著二進的門口。
阿糖是絕不相信,丁氏一族能消消停停的接受自家嫡枝的女娘被“生死別居”的!
丁氏回娘家三天,也沒去顧氏主宅拉走自己的嫁妝,定然是有了其他的想頭!
而這個想頭一旦漏出蛛絲馬跡,她會第一時間派人去顧氏別院告訴小娘子!
。您提供大神華發半生的甚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