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了這些壓力,才讓他們暫時的團結一致,不然的話,估計此時他們內部都還是一團糟,麵和而心不和。
而現在的印度,又是鬼子的重兵囤積之地,接下來必然將會是一場血戰.。
校長這個時候過來這裏,大家是即擔心他瞎指揮,又擔心他的安危.。
這兩年以來,他們對校長的態度,已經有了新的轉變.。
校長在這兩年做出的一係列事情,雖然確實毀了不少人的利益.。
但卻也夾雜了很多人的利益,這也是校長能夠強勢變革的主要原因.。
而這場仗,其中夾雜的利益可就更多了.。
如果贏了,能得到的好處,絕對要比在神州一區一地稱王稱霸大太多太多了.。
甚至除去實際上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以外,名聲上的利益也很大.。
封狼居胥,冠軍侯,飲馬瀚海,開疆擴土,這是刻在骨子裏的東西.。
雖然印度這邊,與以上說的地麵,多多少少沒什麼聯係,方向上麵也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但這東西,也不一定要方向正確嘛.。
所以,每一個人,都在想著怎麼打贏這一仗.。
可這場對戰開始後,大家心中對校長的態度,似乎又回到了幾年前.。
或者說,他們覺得,校長僅僅隻是在某些事情上有所改變.。
而在軍事上,他依舊是那個愛瞎指揮的校長.。
這事情吧,也不能怪果軍的將領這樣去想他.。
畢竟他們不知道陸遠幹的事情,鬼子那邊也沒有公開這事情.。
所以現在的局麵,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問題,確實是怎麼看都像是校長在瞎指揮.。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講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這次果軍本是出奇兵入印,奇兵致勝,要的就是疾如風,侵掠如火.。
然而校長現在的指揮是什麼?
半月的時間,沒有任何大規模的進攻行動,除了軍隊集結,依舊是軍隊集結.。
硬生生的把疾如風變成了徐如林,把侵掠如火變成了不動如山.。
這已經是犯了兵家大忌,出奇兵,那是出了,可沒有致勝呐!
要說一開始不進攻,那還能說是路沒通,後勤不足,情報不明,重火力沒有到位,不能輕舉妄動,以免中了鬼子的埋伏,這倒也還能說的過去.。
可後麵路也通,後勤也上來了,坦克部隊來過來了.。
先頭偵察部隊,都已經摸到鬼子的軍營外了.。
對鬼子的基礎情報,也算有了一個初步了解,校長卻依舊製止了軍隊的進攻.。
這一等,就等到了現在,等來了校長的親臨,這就難免讓大家心中有了一些其他猜測.。
校長之前的操作,到底是在等時機,還是想等他自己過來撈名聲呢?
若是後者的話,那可就太讓大家失望了,你要名,誰不要呢?
本該是一場出奇製勝的仗,結果因為校長的原因,導致小鬼子有了足夠的時間準備.。
這與宋襄公的君子不困人於厄,不鼓不成列有什麼區別?
好在如今的果軍不比當年了,校長從八路軍那邊買來了不少武器.。
裝備上來了,士兵又經過長達兩年的訓練,戰鬥力也上來了.。
綜合戰鬥力,比之小鬼子精銳部隊,也是隻強不弱.。
在裝備和人數上,甚至還能碾壓鬼子,所以他們現在也不怕與小鬼子打硬仗了.。
就算小鬼子有點準備,他們也有信心將這些鬼子碾碎了.。
要是沒有這些東西給大家的信心,說不定已經有人打出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旗號發起進攻了.。
可即使有信心,校長的到來,卻依舊是給了他們不小的壓力.。
他們摸不住校長的脈,不知道他腦子裏麵到底在想什麼.。
萬一再來幾次瞎指揮,還是這種親臨現場的瞎指揮,那可就是要出大事的.。
.............
對於這些人的心中所想,校長那僅僅隻是掃了一眼,心中就大致有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