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是沒有固定的黑市的,縣城裏其實有,不過薑建海一個人也不敢去,那裏麵亂的很,和珩哥一起,倒是去過,等閑情況下,薑建海就是在一些街道巷子裏到處竄,看能不能撞見賣東西的,看到什麼,東西和價錢合適,就買什麼。
這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經曆過十年前那什麼糧食都沒有的生活,如今在大家心中,最重要的就是糧食,有需求,自然就有買賣。
薑建海是知道那些巷子裏有這樣的人存在的,拿了錢,自然是衝著他們去的。
“今天居然有人賣麵粉,四角錢一斤,我全給包團了,足足有十斤,還有一個人賣白米,五斤白米三塊錢,又買了二十斤的苞穀茬子。”
價錢貴是貴,但這在“外麵”買的,都貴啊,誰讓不要糧票呢?
“咳咳,還有這用鹽碼過的鹹排骨和蹄膀,要不今晚讓大伯母燉個蹄膀,加點蘿卜啥的,給咱們加餐不?”
“或者這個山雞還有兔子,紅燒了吧。”
一邊說,薑建海就忍不住咂咂嘴。
這實在也怪不了他饞,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尤其這春耕的時候,不僅要農忙,前一年豐收的糧食,情況好點兒的就算沒有完全見底,也下去一多半了,能吃飽尚且不易,要不是今天蹭了胖丫兒的光,喝到了雞湯,他也不知道上回啥時候見到肉的了。
便是拿著野味回來,他也是拿去換錢,想辦法給家裏的孩子們加餐的。
薑家雖然住在一大家子裏,看起來沒有分家,其實是各管各的錢的,從薑大伯他們這一輩兒開始,就如此,誰掙到錢,都是誰的,誰家孩子要上學,誰家孩子嫁娶,都是各家花用各家的,其他人有錢就添點兒,這算情分。
甚至到了薑建海這一代,誰結婚了願意出去住也是可以的,宅基地都準備好了,不過,薑家至今並沒有小輩兒出去住。
另外,三家每個月住在這個大院子裏,往公中有錢的交錢,有糧食的交糧食,都是有定額的,按照人頭算,小孩兒長到十歲以上算,十歲以下不算人頭。因為他們一大家子,飯還是在一起吃。
這個規定是當年薑大伯父薑大牛定下的,從薑愛國和李秀英結婚開始,就這麼定了。
薑嫻覺得這麼分很明智。
樹大分枝,孩子大了,總有自己的想法,強行在一塊兒,反而不美,倒是這般,公平公正,既分的清楚最容易鬧矛盾的錢糧問題,也感情親密,相互扶持,這樣的薑家,才會過得越來越興盛吧。
大約是長輩們都比較仁厚,做事公允,薑家小輩兒也都挺厚道的,誰要是從外麵弄到了好吃的,誰都不吃獨食,都會拿不少回來的。
薑建海也是如此。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胖丫兒,花了你的錢,這是剩下的。”
畢竟金邊靈芝都是薑嫻找的,他這次出去獵物沒賣出去,去珩哥那兒的時候,他還沒來得及去山裏取獵物,後來他折返山裏拿了獵物,去鎮上也沒賣掉,光花薑嫻的錢了。
薑嫻掀了掀眼皮,白了薑建海一眼:“誰說這是我的錢?”
。您提供大神霧眠的妖妃預備役的年代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