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放心吧,這件事應該沒問題的,就是送個禮的事兒,不算什麼事兒,而且就算不轉正也沒啥,怎麼都比在老家強多了,我現在已經很滿足了。”
賈秀文屬於已經死過一次的人了,所以對眼下的生活非常滿意。
他自從到了李家寶家裏之後,日子就過的特別舒心,每天都不用擔心明天會餓肚子,而且也可以吃飽了。甚至還能偶爾吃到肉。
賈秀文在老家的時候想吃肉非常難,基本上隻有過年的時候能弄個半斤到一斤肉,全家一起包頓餃子,至於菜那幾乎是沒有的,就這一頓餃子,就能讓他去想念一年。因為再吃的話,可能就是在過年了。
就算自然災害發生之前,全家的糧食也十分緊張。每個人的糧食一年能發下來500多斤,這還是一個成年壯勞力的糧食配給。
這500多斤的糧食可不是純糧食,這是粗糧,就是麥子,稻子之類的帶殼穀物。這些糧食加工之後得到的糧食差不多也就380左右,如果糧食上的不好,可能都不到350斤。
如果一個勞力一天能勾上一斤的糧食,也差不多可以過活,日子也不能算太差。
可是實際上這糧食不是一個人吃的,如果家裏都是老人還好,可是一旦家裏有半大的小子,那這糧食是絕對不夠吃的。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可不是開玩笑的,家裏有孩子的人一定能體會到孩子在初中和高中的時候飯量有多嚇人。
孩子在長身體的時候,飯量可能比幹體力活的父親都大,本來孩子的糧食配給就少,但是孩子又在長身體,不能虧待了孩子,最後也隻能從大人的嘴裏省出來,這也導致了大多數人根本吃不飽。
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最大的夢想可能就是天天吃飽飯,至於天天吃肉,他們連做夢都不敢想。
“秀文啊,你這孩子性格真好,不爭不搶,隨遇而安,這麼好的人,老天爺也會幫你的。”李守義對於賈秀文的觀感還是不錯的,在自家住了一年左右,對他的性格已經摸的很清楚了。
如果說賈秀春是一個聰明,機靈,有上進心的人,那賈秀文就是一個老實本分,安分守己的人,換句話也可以說沒啥上進心。隻做自己能力範圍的事兒,不凸顯自己。
“姑父,你和我想的一樣,我這人運氣一直不錯,你看,要不是有姑父你,我早就餓死了,要不是妹子進廠之後嫁的好,我現在還在村裏種地呢,現在又有可能轉正了,感覺一路走來,我啥都沒幹,就有了讓別人羨慕的工作,生活了。”
賈秀文說的挺認真,事情也真的像他說的一樣,他這一路還真是躺平,迷迷糊糊就進了廠,當了工人。
“我看是傻人有傻福,你自己不當回事,還不是我們幫你操心了,為了你的事兒,我們都要跑斷腿了。”
賈秀春不願意了,啥運氣好啊,還不是這些人幫他的,讓他一切都吃現成的。
“也對,都是姑父家和小妹的幫忙,嘿嘿,我有你們這些親戚也是運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