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勸說李守義進城(1 / 2)

既然想家了,那就回家唄,對於李家寶來說近期最大的心願就是把父母從村裏接出來。

現在村裏已經不像之前那樣了。之前村民們還記得李守義的仁義,也知道李守義根本沒做過啥壞事。

可是現在的想法是,你李守義沒幹壞事兒,你祖宗一定幹了,要麼你怎麼會有這麼多土地,如果不是你祖宗欺負我祖宗,我怎麼會淪落到現在的樣子。

大多數人其實是不怎麼思考的,如果他們的祖宗被欺負的很慘,那幾乎不會留下後代。

窮不過三代的意思就是到了第三代已經娶不起老婆了,已經沒了第四代。

富不過三代的意思是連續富裕三代的家族已經不能用富有來說了,應該叫富貴了。

第一代有錢人雖然會勾搭權勢,但是基本不會自己去擁有權勢,可是到了第二代富人就有可能自己去掌握權勢了,到了第三代那就是親朋友好友不是有錢人,就是有權人。這種人在古代可以叫一句貴族了。而不是富人。

李守義夫妻兩個這個時候也隻能忍讓,因為一旦敢反抗,那迎來的可能是更狠的教育。

李家寶回家都盡量避免和其他人碰麵,不過即使碰麵現在也已經沒人和他打招呼了。

四合院和廠裏的人對他的曆史問題還不清楚,所以暫時還是安全的,如果哪一天廠裏的人知道他的曆史問題,可能平靜的日子也會被打破。

現在緊要的就是先將父母搬到城裏,然後逐漸斬斷和農村的聯係,不要讓農村的這些事兒傳到城裏。

現在知道他在哪工作,住在哪裏的也就隻有老劉家,而老劉家現在還沒有要和他們家撇清關係的意思,而且就算撇清關係,應該也不會大張旗鼓的搞,畢竟兩家現在還有一個娃娃親。

躲著人,偷偷到家。

“媽,爸,你們都在家啊。”以前李家寶回家,經常看不到李守義,李守義經常出去溜達,要麼就在村口和其他老頭下棋,要麼就是聊天,不過這都是農閑的時候,農忙的時候李守義也是一樣要下地幹活的,現在李守義幹活隻能得成年男子一半的工分。

如果李家寶沒有成為工人,沒有空間可以產出糧食,他們家的日子可能就是全村最慘的,因為放眼望去可能一個朋友都沒有,四周都是你的敵人,這種日子就算餓不死,也會在絕望中瘋掉。

“嗯,現在不在家也沒地方去啊。”李守義的日子過的不舒坦,之前村裏和他關係不錯的人,現在已經漸漸疏遠他了,就連他富貴哥都已經有這種苗頭了。

“爸,這次我回來就是接你們去城裏的,我那裏我一個人住實在是太難受了,晚上回家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媽,你就和我爸去城裏住吧。現在家裏這情況,我在城裏也不放心你們。”李家寶先和李守義說了兩句,然後又開始勸自己的媽媽。

李賈氏一開始就想和李家寶去城裏住,她有點舍不得自己的兒子,至於居住環境,對她來說不那麼重要。

一直不想和李家寶去城裏的其實是李守義,李守義覺得村裏的環境自己熟悉,村裏的人也都是自己處了一輩子的,這種環境自己是適應的,如果去了城裏居住條件先不說,就是城裏連個朋友都沒有,想找個人說說話都不知道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