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被徹底的合圍之前,希特勒還是有機會從柏林撤離的,不過希特勒這位德國的元首做出了一個讓黃炳德非常佩服的決定,和之前斯大林還有退路的情況選擇了不撤離不同,眼下的柏林可是完完全全的死地,希特勒不可能有任何的轉圜的餘地的,蘇聯人一定會想殺死他,英國人也想殺死他,法國人也不可能放過他,當然戴高樂或許有那個興趣將那個火車皮拉出來讓希特勒和自己再來一次該死的火車皮會議,當然前提是那個火車皮還在。
但是不管怎麼說,現在希特勒還在柏林,他想走也已經走不了了,他做出的最後一個指示,是希望一個黨衛軍的少將率領一隻別動隊,從柏林北部對蘇聯軍隊發起攻擊,他下達這個命令的時候,是5月9日,但是這是一條沒有任何意義的指令,因為德國黨衛軍在柏林附近已經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夠對蘇聯軍隊構成像樣的威脅了。
在蘇聯軍隊的鐵錘麵前,德軍之中一柄柄曾經的尖刀被一個個砸的徹底的破碎了,一個個德軍曾經光榮的番號,在戰火中瓦解、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麵麵鮮豔的紅旗,被豎立在一個個的陣地上麵,這場戰爭已經經曆了幾個春夏秋冬的輪回,雙方在以千公裏為計算長度的戰場上麵浴血廝殺,兩軍倒下了數以百萬計的戰士,最終,德國人因為被做成了三明治,在勉強支撐了一段時間之後,最後敗下陣來。
5月13日,柏林外圍城防全麵崩潰,殘存的德軍被切割成一塊一塊的,他們甚至無法退回柏林城參加城市保衛戰,根據後世統計的柏林城內的守軍數量,真的是少的非常可憐,主力隻有武裝起來的八千多名警察,超過6萬名臨時組織起來的德國“人民衝鋒隊”,在城內的憲兵等德軍小規模單位總計4000多人,還有從城外撤回來的18個師,殘存兵力大概在10萬人出頭的樣子,總計來說,可能數量上接近二十萬人。
雖然說這個數量的德軍(姑且不論人民衝鋒隊和正規德軍之間的戰鬥力問題),已經足夠打出一場頗為好看的反擊,但是對於駐守德國首都柏林來說的話,這點兒人力撒進去根本不夠防禦整個柏林(曆史上的柏林防衛者數量比這還少來著)。曾幾何時讓整個世界為之恐懼的德軍,居然到了最後沒有足夠的兵力來防禦自己的首都,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可悲的結局吧。
在這樣的困境之下,德軍隻能分成了幾個作戰群,分別依托一些堅固的建築物進行防禦,但是這事實上也是將他們有限的兵力分別的困守在一個個地區,而且這些地區之間沒有形成聯動,這樣做的結果最後也隻是被蘇聯人的洪流給分割之後挨個殲滅。
5月15日,蘇聯紅軍蜂擁入柏林的地鐵係統,試圖借用四通八達的德國地鐵係統大規模的機動,德軍的在確定無法防守之後,絕望的德國守軍炸開了地鐵最薄弱的地方,河水直接灌入德國的地鐵,徹底的摧毀了蘇聯人的企圖,當然的也帶走了還在交戰的兩軍三千多名士兵的性命。
不過這一切都沒有能夠阻止蘇聯軍隊將紅旗插上柏林上空的決心,隨著蘇聯紅軍的不斷進攻,德軍控製區不斷的被壓製,而到了戰鬥的中後期,蘇聯人甚至將重型火炮直接推進了城市裏,他們拉平了火炮直接平射所有的德軍據守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雖然很多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但是畢竟不是堡壘一樣的存在,被重炮轟擊之後往往很快就被夷平或者失去防衛的功能。
最終,蘇聯紅軍,將他們的旗幟在5月23日插上了柏林國會大樓的樓頂,徹底清掃國會大樓的戰鬥還持續了一日,而在國會大樓陷落之後僅僅隔了2日,逞威一時的德國元首,在元首府地下室自殺,和他的情人愛娃一起,但是在柏林的戰鬥一直蔓延到了28日,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將宣布接受蘇聯方麵的要求,向蘇聯紅軍無條件投降,在柏林的戰鬥於這一刻於紙麵上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