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曹丕之殤(1 / 2)

許昌城破和荀彧病逝的消息幾乎是同時傳入曹丕耳中的,當他看到這兩條消息時,整個人如雷擊一般,呆若木雞了。

眼神空洞地盯著桌案上的密信。

一時間連自己也不知道腦子裏在想些什麼。

在他看來,有荀彧和夏侯惇守護許昌城,就算靖軍有十萬大軍,那也在短時間內攻不破,最起碼能夠堅守兩三個月的時間,沒想到荀彧會在這個關鍵時刻病逝,致使靖軍逮住機會斬殺大將夏侯惇攻破許昌城。

與東吳作戰失利後,曹丕大軍後撤,至豫州治所譙縣防守,抵抗東吳大軍的進攻,東吳大軍撤退後,靖國第四路大軍在魏延的率領下北上,繼續跟曹丕對峙。

但魏延得到的命令是對峙防守,不得與魏軍交鋒。

張繡的目的很明確,許昌是魏軍的大後方,是糧草來源之地,許昌城沒有被攻克時也已經被包圍,無法給魏軍提供足夠的糧草支撐大軍,現如今更是攻破的許昌城,曹丕親率這支魏軍將成為魏國最後的一點力量。

此戰靖國消耗也不小,不願意再付出更大的代價,隻要將這股魏軍圍起來便可,待他們內部糧草耗盡便會不戰而勝。

魏延心急地想立功,但又不敢違抗聖旨,隻能耐著性子守著,卻期盼著曹丕能夠振作起來,率領大軍突圍,如此,他就有出兵的理由了。

第一、二、三、五戰隊在各個戰線上打的熱火朝天,立下不小的赫赫戰功,唯獨他率領的第四戰隊守在淮河線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的打過一場像樣的戰鬥。

要是此戰落幕論功行賞時,別人都有功可賞,隻有自己這個靖國上將卻得不到任何的封賞,顏麵何存?

就在他苦苦期盼之中,曹丕卻已經快崩潰了。

繼承皇位以來,他就倍受靖國的欺辱,曹操在世時,魏國跟靖國打的有來有往,雖說是敗多勝少但也沒有任何實質的損失,便自認為靖國張繡也不過如此罷了。

等自己上位之後,才明白對麵的靖國是多麼的不好對付。

靖國壟斷戰馬,壟斷紙張,甚至利用商貿壟斷魏國的糧草,使得魏國在發展上處處受到靖國的限製,而且還要受到靖國的欺辱,比如對上甄靖酒的銷售上麵,魏國必須保證此酒在魏國正常銷售,否則,靖國將采取武力措施,為保證國家平穩發展,曹丕不得不同意。

類似事件,靖國得寸進尺,步步試探魏國的底線。

事實證明。

弱國是沒有資格發脾氣,沒有資格有底線的,在靖國強大的淫威之下,曹丕不得不同意靖國無理的要求。

但得到的,卻是被靖國滅國的結局。

曹丕感覺自己這個皇帝當得窩囊,當得失敗,自問自己並不是無能之輩,也並非泛泛之輩,但他接手的時候,大魏已經失去了跟靖國抗爭的基本,他想忍辱偷生,想學勾踐,隻要能保住魏國,他也選擇了無下限。

很可惜,張繡不是夫差。

不會給他任何的機會振興魏國,張繡逮到機會就會咬住不放的削弱魏國,從各個方麵拆解魏國的經濟,使得魏國的發展始終是緩慢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