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五節 博大精深(17)(2 / 2)

“哈哈,李老師,哪的話啊。倒是這學期又得給你添麻煩了。”老人家十分客氣。

“嗬嗬,這都是應該的,當了好幾年的助教了,也跟您學了不少東西。”

“哎,不敢當,不敢當……”葛老師環顧了一下,大約有近百學生:“學生到的差不多了吧,要不,咱們開始?”

“好好。這樣,上課之前呢,我先向同學們介紹一下您,您看成嗎?”

“行,你看怎麼方便吧。”葛老師滿麵笑容。

李洪濤走上講台:“好了,同學們,大家安靜了。咱們今天這是第一次上國畫選修課。首先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咱們的老師——葛登峰老先生。”葛登峰略躬身向大家示意。

“葛老是部隊的退休老幹部,多年來靠自學鑽研國畫、書法等藝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在是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葛老在咱們學校任教有近十年了,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也為咱們學校培養了不少有藝術特長的學生。下麵呢,就有請葛老師為大家上課,大家歡迎。”

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李洪濤走下講台時向葛登峰點頭示意了一下,走出了教室。

“同學們,大家好!”葛登峰走上講台,聲如洪鍾:“這學期呢,由我來為大家講授國畫藝術課。這是一門選修課,大家在選課的時候可能會想:為什麼要選學這門課?學習國畫有什麼益處?在講課之前呢,我想先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談學習國畫對咱們大家的作用。現代著名畫家潘天壽說過一句話:‘一民族藝術,即為一民族精神的結晶,故振興民族藝術與振興民族精神有密切關係。’我覺得啊,通過學習國畫,同學們首先能夠增強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藝術情操,啟迪智慧,擴大知識麵;同時呢,還能夠豐富同學的業餘生活,培養多方麵愛好;而且,現在不都提倡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嘛,國畫要發展、要走向世界就離不開創新,通過學習國畫,也有利於提高大家的創新能力,增強綜合素質。”

林雲飛聽了頻頻點頭,不時地在本子上記錄著。而有的人則不以為然,或竊竊私語,或看其他書,甚至有的直接趴在桌子上見周公去了。

一支毛筆插入了筆洗中,墨從筆鋒上滲出來,在水中慢慢散開,如同隨風而去的薄霧。

“都說咱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體現在哪裏啊?”葛登峰一指剛剛在紙上作的示範:“在這兒就有體現。就一支毛筆,但是可以畫出這麼多的效果:有中鋒、側鋒、拖鋒、滾鋒,還能夠提按、轉折、頓挫、勾畫、點染,而且一筆中就可以含有幹濕濃淡,這些筆法相互結合能夠產生豐富的畫麵效果,可以說是八麵出鋒、‘不擇手段’。”

一句話把學生們逗樂了。

“有些外國朋友對中國畫很感興趣,同時也感覺很疑惑,為什麼呢?因為,有的時候用一張紙、一支筆、一瓶墨,再加上一點水,就能夠畫出非常優雅的國畫,這跟西方繪畫有著本質區別。下麵呢,為了讓大家對國畫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我今天就畫一幅梅花,給大家演示一下。”

一聽這話,同學們來了精神,全神貫注地看著。隻見葛登峰慢條斯理地洗筆調墨,潦潦數筆,已將梅花的主幹勾畫了出來。

飽蘸墨汁的筆在紙上粗放地點垛著,隨即離開紙麵,如同戀戀不舍的故人相別。

葛登峰閃在一側,一幅簡單而又寓意深遠的寫意梅花展現在同學們麵前,畫麵上枝如舞者,花若堆繡,不少學生發出了讚歎聲。

葛登峰用手指點著:“大家看,中國畫的基本構圖就是‘S型’構圖,這在畫梅花時表現地非常清晰。那有的同學可能問了,中國古人還懂得英文字母啊?”

學生們禁不住發笑,林雲飛在認真地思考著。

“那麼,古人是從哪裏得到對‘S’形的認識的呢?”葛登峰回身在黑板上邊勾畫邊講:“這是來源於太極圖,也就是俗稱的陰陽魚。”

同學們聽了大為感歎。葛登峰說:“所以啊,學國畫並不僅僅是學美術,更是在學傳統思想,從深厚的傳統思想中汲取優秀的部分,來指導咱們的生活、工作與學習,這才是學習國畫的真諦。”

大部分同學都沉浸在了思索中,葛登峰伸手欲把這幅課稿摘下來。林雲飛起身去給老師幫把手,但又小心翼翼地看其他學生的反應,正在猶豫中,楊磊已走上講台,幫葛登峰換上了新紙,而後小聲問:“老師,這幅能給我臨摹嗎?”

葛登峰點點頭:“可以,你拿回去比著畫吧。”

楊磊得意地走回了座位。

林雲飛同其他學生一樣,投射出了羨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