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虎嘯庫爾斯克 第二十二章 連鎖反應(1 / 3)

第九卷 虎嘯庫爾斯克 第二十二章 連鎖反應

這突然而來的巨大的爆炸聲將正在吃飯的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是嚇了一大跳,吃在嘴裏的飯啊菜啊什麼的一下子全都飛了出來,不過,他們對這點小事一點也不關心,他們更關心外麵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請。

這時外的衛兵跑了進來:“朱可夫元帥,司令員同誌,你們快出來看看吧!”

羅科索夫斯基趕忙問道“出了什麼事情,外麵到底是怎麼了!”

“火,著火了……”衛兵指了指外說道。

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走到了口,隻見西麵的天空是一片火紅,這明顯是地麵上有什麼被點著了,正在劇烈的燃燒著。不過因為劇烈太遠,連望遠鏡也無法看到這到底是什麼地方著火了。不過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卻都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判斷出,這著火的肯定不會是德軍的地盤,而是自己手下的部隊出了問題。

羅科索夫斯基慌忙給在外麵欣賞火燒雲的一幹子自己手下的參謀軍官們下命令:“都他娘的別看了,還不趕快去給前線部隊打電話,看看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情!”

這時那些被之前的巨大的爆炸嚇傻了的參謀們才如夢方醒,一個一個都衝到電話機旁開始給前線的各支部隊打起了電話。很快一個參謀就小跑到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的身邊:“報告元帥和司令員同誌,所有的部隊我們都聯係過了,除了近衛第八集團軍我們聯係不上外其他部隊我們都已經聯係上了。據其他部隊稱,這火光就是從第八近衛集團軍指揮部傳來的,但是具體出了什麼事情,他們也不是很清楚。”

“都幹什麼吃的,還不趕快去聯係崔可夫,問問看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情……”羅科索夫斯基對手下這幫參謀很有些服氣,連一點自己的主見都沒有,什麼事情都得自己下命令才行。

朱可夫倒是知道這是自己軍隊的特所以揮揮手讓參謀下去後說道“就是不用問我也能猜的出來,這一定是那個漢斯-安德裏搞的鬼。說不定我們第8近衛集團軍已經被他們盯上了。”

朱可夫猜的不錯,沒過多少時間,參謀就小炮回來報告“事情已經搞清楚了,第8近衛集團軍炮彈貯備倉庫受到德軍的jing確炮擊,剛才那個爆炸就是彈庫中的炮彈被炮彈引爆所引起的。”

一聽到是這麼個原因,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的心當時就一陣的ou搐。兩人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jing確炮擊這個詞彙實在是讓兩人感到吃驚,兩個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劉七。想到了那些打進了蘇軍戰壕之中的炮彈。最讓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擔心的是這回德軍的炮彈打的實在太遠了吧?這近衛第八集團軍是昨天剛剛調過去的,按照朱可夫製定的大縱深戰略被安排在第二道防線上,這第二道防線距離第一道防線可是有足足三十公裏的距離。什麼樣的大炮才能夠將炮彈打出這麼遠的距離呢?

在二戰時期程最遠的重型火炮撐死也就隻能打到三十公裏,而且jing度很難保證,朱可夫不能相信德軍此刻是在蘇軍的第一道防線上打出的炮彈。而現在隻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德軍的火炮已經能夠打擊到四十公裏的目標。光是想想這些朱可夫心裏就一陣的後怕。火炮能打出多遠跟能夠jing確的打出多遠可是有天壤之別的,炮彈在飛行過程中受到風速,風向,重力等各個不同的因素的影響在飛行了幾十公裏的距離往往就會偏離目標,想要擊中預定的目標根本就隻有上帝才能做到。而德軍竟然能夠做到這一點,你說這朱可夫心裏能不後怕嗎?

而且最令朱可夫擔心的是,這德軍要是在劉七的指揮下對正麵進行突擊,那情況可就不妙了。劉七當初帶著三位人衝擊蘇軍五個集團軍部下的三道防線的事情太讓朱可夫震驚了,要是這次德軍的火炮還像上次一樣的jing準,那蘇軍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防線。這事情可是大條了,沒有工事可以借助,那蘇軍在德軍的麵前簡直是毫無勝利的可能。

“快,羅科索夫斯基你快去調集第2坦克集團軍,讓他們把坦克部隊都運動到正麵防線來。”既然戰壕和防禦工事都製止不了德國人的進攻,那隻有靠坦克來堵住德軍的去路了。

羅科索夫斯基先前已經對朱可夫建議過把第2坦克集團軍調到正麵,可是朱可夫卻否決了羅科索夫斯基的建議,這下可好,隻是這大多拉的一發炮彈,不需要羅科索夫斯基自己要求,朱可夫自己就已經先做了。

當然羅科索夫斯基是不會對朱可夫的意見有什麼不同的看法,畢竟羅科索夫斯基吃過劉七的大虧的。

蘇軍第2坦克集團軍是中央方麵軍在右翼的機動力量,擁有八百多輛坦克,可以說是中央方麵軍的一張重要的反擊力量,這一被調到了正麵,就讓蘇軍在右翼失去了重要的反擊的力量。當然朱可夫對此也是有所考慮的,最後還是讓蘇軍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從預備隊的之中提前上了戰場,來頂替蘇軍第2坦克集團軍空出的位置。而且朱可夫還從南線的沃羅涅日方麵軍調集了兩個坦克軍500輛坦克加強到正麵的防守,並且又從草原方麵軍中調集了一個近衛坦克軍和一個近衛機械化軍來填補南線的空缺。這不得不說是朱可夫對劉七的危險程度有多麼的重視,在庫爾斯克戰役還未動手之時蘇軍的預備隊就有一半被調上了戰場。而且在庫爾斯克正麵地區的蘇軍坦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兩千多輛,可以說南部蘇軍一半以上的坦克都被調來對付劉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