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虎嘯庫爾斯克 第十章 頓悟(1 / 3)

第九卷 虎嘯庫爾斯克 第十章 頓悟

劉七想明白了,既然轟炸機和攻擊機需要由戰鬥機保護並掌握製空權是為了不讓敵方戰鬥機接觸到自己的話,那麼隻需要讓敵方戰鬥機接觸不到轟炸機或攻擊機就行了。

聽著有點繞口是吧,沒錯,是很怪但卻十分有效,隻要讓對方接觸不到自己就行了,自己跑得快一點,飛得高一點,都可以,或者幹脆造一輛“空中坦克”,讓那些蘇軍的那些戰鬥機飛行員們傻眼去吧……

可是劉七卻又知道此時德國並沒有這種對地攻擊機,雖然招標會中劉七已經提出了關於這種低空高速突防招標標準,但是劉七卻並未聽說德國那些飛機製造公司有哪一家中了這個標的的。眼下德國空軍的主流轟炸機是ju-88,這ju-88的速度不錯而且裝甲防護能力也想到高,但是這ju-88卻不是一款對地支援型的轟炸機。因為在俯衝時要是速度過高或者角度過大ju-88的機身就會因為超強應力而出現解體的現象,而在俯衝完畢後改出時,還會出現停頓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都還沒得到解決。於是ju-88這款優秀的轟炸機隻能用作水平轟炸。也幸好德國有l-7型陀螺穩定轟炸瞄具,水平轟炸jing度還可以接受。

但是鑒於作戰部隊需要近地支援的需要,德國空軍不得已把ju-87(斯圖卡)作為了對地攻擊機來使用。戰爭最初時斯圖卡的表現尚佳,那呼嘯的流氓哨簡直都成了死神的代名詞。不過後來隨著盟國各種新式戰機的登場,這斯圖卡飛行速度又慢,而且過於笨重,往往成了盟軍飛行員們爭相攻擊的目標。也因為這樣,德國空軍不得不派出大量的戰鬥機給斯圖卡護航。但是這近地支援的重要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這就造成了德國空軍長期以來的滿負荷運轉,要不是劉七一次解決了皇家空軍的轟炸機,這德國空軍最終有一天會被拖垮了。

而大師則對劉七能夠理解他的用意十分的滿意,不得不說,雖然大師曾經與世界失去接觸超過三十年,但腦子卻沒有像一些人一樣那樣頑固保守。

不一會兒,菲利普拿著一堆厚厚的文件再次回來了。

“少爺,這是所有參與競標的公司和他們的設計方案,不過沒有一家是在三天內上jiā軍備部的。”

“謝謝。”劉七先將三天內將設計方案上jiā軍備部什麼的全部都放到一邊去,先不說劉七有沒有時間去管,他們能不能在3天內設計出一款飛機都是一個問題。

劉七首先看到的是容克公司設計的一款噴氣式攻擊機,常規布局,雙垂尾,以及流線型的外形。不過主翼不是直翼也不是後掠翼,而是前掠翼。動力係統為兩台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安置在雙垂尾的水平尾翼上,擁有彈座椅,而為了能夠減少起降距離容克公司為其特別開發了減速傘,安裝在機尾的傘艙裏.理論飛行速度作戰半徑400公裏,空載降落滑跑距離iǎ於200米(有減速傘),載重量2噸,主武器為兩重型航炮,可以攜帶5枚重型火箭彈或三枚500公斤炸彈或1枚500公斤炸彈加4枚250公斤炸彈。

劉七很欣賞這款攻擊機,因為他從這款攻擊機的身上看到了-10的影子,不過,接下來的數據把他的美夢給徹底擊碎了:設計尚未完成,正在進行風測試。

隨後,劉七又看了赫恩舍爾公司的垂直起降攻擊機,戴恩姆勒-奔馳公司的類似“飛行薄餅”的f5u的圓盤形攻擊機,還有阿若德公司的,道尼爾公司的,荷頓兄弟的……但沒有一個合適的。不是太重就是太慢,要麼就是載重量不夠,就算好容易有合適的卻絕大部分都處於設計階段,還沒有任何樣機。

“給,看看這個……”

就在劉七幾乎絕望的時候,大師說出的一句話把他拉了回來,看著這份大師遞來的文件,劉七遲疑了一下,但還是下定決心翻開看一看。

這是一款由亨克爾公司設計的高速攻擊機由雙胞胎兄弟齊格弗裏德-岡特和沃爾特-岡特兩位設計員合作設計,以沃爾特-岡特的e-176為基礎。這款攻擊機在布局上沒有多少可圈可點的地方,與其它同行們相比他的體型要顯得iǎ很多,整體為常規布局,光滑的流線型設計,機翼用的是高速飛行器常用的後掠翼,而唯一比較特別的是它使用了全動式水平尾翼。

不過,氣動布局並不是他最特殊的地方,而是在起降方式和動力係統上。岡特兄弟設計的這款高速攻擊機的起降方式十分與眾不同,他采用了車輛攜帶,從一條長20米以上的滑軌以一定的斜度發起飛,而降落時使用滑橇式起落架並配以減速傘進行降落,其獨特的減震設計使其可以適應大部分的地麵環境,由於是由車輛攜帶並從滑軌上發起飛,因此,發距離等於滑軌長度而且作戰機動極佳,卡車跑到哪裏,他就可以在哪裏起飛,就是降落時比較麻煩,需要找個相對平整一點的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