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虎嘯庫爾斯克 第三章 拒絕上前線
劉七是第二天一大早才從施佩爾的辦公室中出來。這一夜劉七和施佩爾詳細的研究了關於挪威近海石油開采的事情。這施佩爾也是個做事情的人,一點也不怕免費,都大半夜了還打電話叫來手下負責能源開采的幾個部的頭目與高級技術人員,一起論證了劉七手中這份挪威近海開采的可行
德國地下雖然沒有石油,但是德國的工業基礎建設海上鑽井平台並不是什麼問題。所以不到兩個iǎ時,一份詳細的開采計劃就已經新鮮出爐。打出石油並不是多大的問題,但是這運輸的事情卻很棘手。本來劉七建議是修建一條海底輸油管道,然後從鑽井平台直接向挪威輸送。但是技術人員卻否決了劉七的提議,因為海底輸油管道的建設要求相當jing確,需要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海底測繪和工程設計才能開始建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法海底隧道,從19世紀就開始計劃了,但到現在卻還沒動工,依然處於研究,勘測和數據收集階段,足以看出海底工程的難度。有人說了,英吉利海底隧道和海底管道不一樣,而且距離要比海底隧道短得多,而且直徑也iǎ。不過,別看隻是從挪威近海到挪威這區區數十公裏的距離,但是沒有專業人員五年以上的施工,幾年的數據收集和研究分析,這海底輸油管道根本就無法完成。而眼下德國對石油的渴望簡直都快要到瘋狂的地步,這望梅是治不了渴的,僅僅隻是空想一下罷了。
劉七是工程建築專業出身,對海底地質情況的複雜當然也是很了解,所以劉七也沒有再堅持自己的建議。最終這運輸還是定為了油輪運輸。德國海軍雖然力量上比不上英國皇家海軍,但是卻也擁有大量的油輪,這些都是戰爭爆發之前用於從別國運輸石油的油輪現在都閑置中,此刻正好都派上了用場。
敲定運輸問題,這防禦問題就被提了出來。不過這海上平台的防衛可不是光是施佩爾就能解決得了的問題。所以施佩爾盡管知道在淩晨四點打電話給別人是相當不禮貌的事情,但是施佩爾還是把電話打到了三軍聯合指揮部的幾位大佬的臥室之中。另外劉七還把德國海軍的兩個大當家的也都給請到了施佩爾的辦公室。
這一幫大佬倒是都ing敬業,一聽是石油去,當時一個一個都睡意全消,興衝衝的都來到了施佩爾的辦公室。這大佬就是大佬,手筆就是不凡。隻用了半個iǎ時,一份海陸空三軍對挪威近海進行戰略防衛的計劃就完成了。
凱塞林元帥從地中海地區與德國國內ou調了兩個空軍師和一支新組建的部隊全部轉場至挪威沿海,另外凱塞林元帥還從各個地區的防空部隊中調出了足足六十個營的高炮防空部隊,通過艦上部署用來保護這海上油田的防空。
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在於馮-博克商議了之後從法國與德國國內ou調了兩個步兵師專在挪威負責石油運輸以及岸上警戒區的安全。
海軍可是這近海油田防護的主力。這次海軍方麵這次幾乎把所有能拿出的手的軍艦都用上了,兩艘德意誌無畏級戰略艦與兩艘袖珍戰略艦加上三艘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另外還有三艘輕巡洋艦和十八艘驅逐艦分成兩支戰略防衛編隊,輪流巡弋護衛挪威近海安全。同時鄧尼茨也調集一百艘u型潛艇在北海地區進行封鎖。而且雷德爾海軍元帥還表示,齊柏林航母現在已經完工百分之九十以上,已經具備出航的條件,如果需要的話,齊柏林航母會立刻奔赴海上。不得不說,如果現在空軍依然是由戈林當家的話,雷德爾的航母絕對逃不了被拆解的命運,更別提出動了。
由於這油田是在海上,所以這德國海軍所要擔負的責任要遠遠大於其他兩個兵種。而且這德國海軍自從開戰後除了潛艇部隊之外,其他的艦艇尤其是大型水麵艦艇簡直跟打醬油的沒多大的區別,海軍司令雷德爾元帥本來是希望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的,但是隨著德國資源向陸軍和空軍的不斷傾斜,雷德爾那十三艘戰列艦,四艘航母,十五艘袖珍戰列艦、五艘重型巡洋艦、四十艘輕型巡洋艦以及大批的潛艇和驅逐艦的建設計劃永遠的被停留在圖紙之上了。
但是盡管如此,雷德爾還是十分清楚這油田對於德國意味著什麼。雷德爾是毫不吝惜的拿出了海軍所有的家底來保衛這海上油田。
最後劉七還加入了一些的提議,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就是,那海上鑽井平台不是架在海麵上的麼?那麼誰規定海上平台隻能鑽井打油然後裝船,就不能起降飛機了呢?於是呢,劉七就建議:建設簡易大型平台在挪威近海上建立數個海上浮動機場,可供戰鬥機等iǎ型機種起降。皇家空軍這家夥,有時鼻子比狗還靈,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飛過來下‘蛋’,這可是手快有,手慢無的事情,在海上平台起飛的戰鬥機當然要比從海岸機場起飛的飛機要快一些。其次劉七提出的就是雷達預警的問題,在陸地以及海上建立全方位立體jiā叉預警。當然對於水麵和水下的威脅劉七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那就是用海量的水雷把近海油田附近都給包裹起來,這水雷的密度最好達到連隻魚都鑽不進來的地步,當然那是不可能的,隻能在腦海裏yy下了。估計就算把德國水雷工廠給賣了也造不出那麼多的水雷,反正劉七是要求越多越好。最後劉七要求給每座鑽井平台以及每艘油輪以及每艘互為德軍艦上都安裝用於防空的導彈,到時候就算偶爾有盟國的飛機突破封鎖衝了進來,也讓他們不能靠近這要害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