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林帶著蔡邕在廣都城附近逛了三天,了解了一下這裏的風土人情,這才回了昌黎縣。
到了昌黎縣之後,薑林直接讓簡雍從庫房裏撥出一萬金交給蔡邕,讓他開始籌備義務教學的大小事宜。
除此之外,薑林還讓王大錘開始在昌黎郡八個縣城都開始修建學校,同時還派了一支隊伍去麒麟山莊把那邊的孩子都接過來。
這些孩子已經接受過幾年的教育了,可以過來打個樣,當老師不夠的時候,他們臨時也能充當老師。
薑林也再次發布了第三份公告,全郡將會修建八所或者更多的學校,十歲到十三歲的男孩子都可以進入學校接受三年的義務教育,這期間不收取束脩,並且在校期間學校管飯。
這個公告再次引發了昌黎郡的轟動,這個時代能識字的幾乎都是世家子弟,就是那些所謂的寒門也是地主出身。
一般的貧苦百姓,有時連飯都吃不飽,又哪裏有財力或者精力去讀書,不說別的,就是書他們都看不到。
書在這個時代可是傳家寶一樣的東西,就是蔡邕都是走到哪裏,他的書就帶到哪裏。
所以薑林義務教育這個舉動,無疑是給了那些百姓一個突破自身階級,光宗耀祖的機會。
百姓們雖然愚昧,但是讀書識字能帶來什麼好處,他們是知道的,以前沒有讀書識字隻是因為沒有途徑!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有了一個好太守………
呆在郡守府的薑林看到自己的民心值和忠心值刷刷往上漲,心中也是樂開了花。
更讓薑林開心的是,在他隨後的抽獎中,把他一直夢寐以求的造紙術給抽到了。
薑林立馬召集工匠,在郡守府開始進行造紙的實驗,畢竟技術是技術,把技術轉化成能力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等有了白紙,薑林再把活字印刷術拿出來,等王大錘把學校給修建好,那麼整個昌黎郡的義務教育就可以開始了。
現在還差點就是教師人選,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各個縣城裏麵的吏員也都是識字的,現在因為減稅,各個縣城也都是半軍事化管理,那些吏員也都沒有太多的事,薑林打算讓他們都去當老師。
如果人手還是不夠,那不是還有從麒麟山莊來的孩子嘛!
初期隻是為了識字,對老師的要求並不高!
就在所有人都在為昌黎郡的教育忙碌的時候,北方的平剛城突然傳來了一個消息。
原來十天前,裴元紹和張飛收到一個消息,莫圖部落要把最新抓捕的一匹馬王進獻給鮮卑王庭。
莫圖之所以要把馬王進獻,而不是自己留著,那是因為他們與蘇木部落的戰鬥中已經落入了下風,要是沒有支援的話,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完全落敗。
所以莫圖部落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千裏之外的鮮卑王庭,他們希望得到王庭的支持。
裴元紹本來就是愛馬之人,所以得到這個消息後根本就坐不住了。
他本來是想讓張飛留在平剛城坐鎮,他帶著虎豹騎去草原一趟,但是張飛現在心情很是不好,急需一場殺戮來排解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