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這時已經脫掉外套的少年往下一滑,整個人便也埋進被窩裏了,他本來就半躺在床上的。床上鋪的是裝進布套子的厚厚的柔軟的秸稈,枕頭也是一樣的材質,少年深深地吸了口氣,他很喜歡這個味道,像是奔跑在莊稼成熟時的田野裏。他也透出半個腦袋側身對著對麵,“不看了,你還沒睡著?”

“睡著了,你一關燈就醒了,都成了習慣了。你不在家的時候也是,一到這個時候就醒,總覺得你在看書。”對方憨憨的笑了兩聲,似乎對自己的這個習慣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叫做皓軒的少年也跟著笑了,一雙眼睛在黑夜裏特別的亮,如果你在廣袤的草原之夜見到過狼的眸子的話,你一定會在這一刻想到,隻是,這雙眼睛裏純淨的沒有任何殺戮和邪念。

“明天我陪你和爸上山,憋了一個月的勁終於有用武之地了。”皓軒掖了掖被角,呼出的氣息在冰冷的空氣裏化作一陣霧氣。對麵的人也隻是笑著說了聲好,便把頭又蒙進被子裏睡了。

一時間又是無邊的沉寂,沒有一丁點的聲響。其實才隻有九點,不過在這個北方小山村的冬夜,已經算是深夜了。雖然已經21世紀,但是這個才通上電不到6個月的村莊實在沒有什麼飯後的娛樂節目,所以這裏的人們大都養成了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沒有電視(除了村子的首富家)、沒有電話,更不要說時下流行的電腦,隻是村子裏偶爾鄉鎮上下來放映一場電影,就能成為這個小村莊百說不厭的談資。

這個小村叫歸閑莊,隻有四五十戶人家,幾乎都姓李,據說是曆史上某一位將軍在幫助主子得了天下以後,落了個兔死狗烹的下場,他的一個心腹冒死護送將軍的幾個幸存家眷仆人進了這人跡罕至的深山,在這裏定居下來,從此不再和外麵的世界有什麼瓜葛。可能是因為武將之後,能識得字實在不多,上學在這裏是一個既不熟悉也不陌生的詞兒,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裏教幾個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字也就罷了。不過這個村子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卻多多少少會一些拳腳,據說是當年那位將軍忠心的親信怕官兵尋到這裏,而交給大家的一些防身術,可是隨著年代的久遠,或者人們不斷的衍化,那些流傳下來的功夫也早就不知道屬於何門何派。卻給村民們帶來了切身的利益,打個獵、種個地,都變得輕鬆了許多。

村子裏幾乎沒有讀書人,雖然距村子50裏以外有個學校,可是卻要翻過一座山,對於步行的人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最主要的還是學費,雖然不多,卻也是一分一分從山石縫裏,從嘴裏牙縫摳出來的。村裏人沒有多大的誌向,反而因為祖上流傳的故事而遠離政治,不管外麵如何,我隻是順民而已。所以村子裏的孩子們不僅上學晚,而且大部分隻是在風風雨雨的山路上走上幾年,上個小學就算了,再厲害一點的上個初中混兩天。可是在這個一窮二白的落後小村莊裏,卻有一個大學生,還有一個準大學生。

準大學生就是現在躺在床上,睜著亮閃閃的眼睛睡不著的周皓軒。他的眼睛已經完全適應了無邊的黑暗和朦朧的月光,一雙眼睛在黑暗中巡視,最終還是落到了桌上他剛才合上的書上。雖然從他的角度看不到書的封麵,可是他卻清晰地記得書的名字《人生》。這個落後的小地方出來的人或許注定與時代脫節,周皓軒在縣城上學,是村子裏少數見過大世麵、會說不標準的普通話的人之一,但是他卻他的生活除了學習就是看各種各樣的書,之所以說各種各樣是因為他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買書,縣城高中那座放到別的地方恐怕連個小書店規模都沒有的圖書館裏寥寥的藏書,已經被他來回翻過,有的不止一遍。這本《人生》是他向鄰居李力哥借的——那個村子裏唯一的大學生。他在心裏最羨慕的就是李力哥有個木製的雕花書櫥,是他爸請了村子裏最好的木工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幫他做的,上麵整整齊齊碼滿了書。

而這會的周皓軒,亮晶晶的眼睛依舊盯著床頭的書,靜靜地思考著“人生”。是路遙的《人生》,也是自己的“人生”。書他已經匆匆讀過一遍,這是他的閱讀習慣,先囫圇吞棗,再細細咀嚼。現在他的腦海裏便有幾個疑問,如果沒有黃亞萍的加入,再度回到小城工作的高加林會和大字不識的巧珍過一輩子嗎?如果高加林選擇的是另一個城市女孩,他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如果巧珍沒有結婚,還會再次走進高加林受傷的心裏嗎?如果……周皓軒是同情巧珍的,因為他也是在這樣一個落後而又重男輕女的村子裏長大,見多了沒有機會上學的女孩子,卻沒有見到過一個高加林那樣“見利忘義”的小人。其實他沒有想過,現在他們村子有機會像高加林一樣的隻有鄰居的李力和周皓軒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