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書上傳,大家捧場支持,給點票予以鼓勵,謝謝!麗都火車站。
一個看上去二十四五歲的青年背著沉重的麻布口袋,斜跨著洗得發白的軍綠背包,踏上了通往西川大學的新生接待車。
滿車的歡聲笑語,各種稚嫩的麵孔交織在一起,互相以小團體的方式熱烈的憧憬著對新生活的展望。
惟獨他一言不發,安靜坐靠窗的角落,默默的注視著窗外飛速倒退的模糊景色。
老成的麵孔、沉默的作風讓他顯得和整個群體很不和諧。
此刻對他而言,自然是沒有半點歡欣雀躍的權利,所剩下的隻是滿心的焦急和忐忑不安。
父老鄉親為了能夠讓他上這所大學,砸鍋賣鐵的湊齊的學費,臨走前父母的眼淚,鄉親們淳樸的微笑,一幕幕像電影的片段在他麵前反複浮現。
可現在,他已變得一無所有,隻能碰運氣般去追尋未來的道路。
這趟南行的火車行程很遠,足足馳騁了三天三夜。盡管楊光賠盡了小心,可畢竟第一次出遠門,毫無經驗,天生淳樸,結果犯下了改變其一生命運的錯誤。
長長的K462普通專列如同一條蜿延的綠色巨龍,靜靜的匍匐在神州大地。
楊光長這麼大來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龐然大物,新鮮感油然而生。
旅途的舟車勞頓讓車上的乘客都昏昏欲睡,楊光從縣城小站登車時,不少人都微眯著眼,顯得無精打采,盡管小販的叫賣吆喝和一些精力過剩的年輕人打牌叫喚聲此起彼伏,可依舊讓那些沉睡的人一無所覺。
楊光緊緊的攢著自己手中那張硬坐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才擠到自己座位麵前。
在他麵前的座位卻已經坐了個滿滿當當,反複核對自己車票上的序列號後,確定那個趴在桌上,不知做著怎樣美夢的小孩兒正霸占了自己的座位,而靠窗則坐了另一對年輕夫婦。
“對不起,這個座位是我的。”楊光輕喚了一聲,那孩子一無所覺,隻是扭了扭身子,擺了個更舒適的姿勢大睡起來。
“小夥子,這座位是你的麼?”靠裏的那對夫婦似乎是對愛多管閑事的主,看楊光一臉尷尬,好心的問道。
“恩,是的。”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臨行前,淳樸的鄉親不知社會的複雜,隻是如是交代楊光。
楊光絲毫沒有警覺的將車票遞給那個看起來沒什麼惡意的中年男人。
“恩,沒錯,是這個位置。要不要讓我幫你把小家夥叫起來?”中年男人看起來也是挺熱心的人,核對票上的號碼無錯後,自告奮勇的說道。
楊光略為猶豫,看著那張熟睡的麵孔,心裏終究生出一絲不忍,最後還是搖了搖頭:“算了,讓他睡吧,等他醒了我再和他換位置。”
楊光將裝滿了衣物食品的編製袋就地放了下來,身上掛著幾個小包,挨著坐在了旁邊。
中年人見他有了決定,也不勉強,和藹的笑了笑,又和他妻子小聲攀談起來。
火車啟動,一路綠油油的田野,漫山黃燦燦的野ju花漸漸遠離視線。
楊光緩緩站了起來,遠遠眺望著大山,目光穿透了山石,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園,看到那一張張熟悉生動的麵孔。
為了節約錢,楊光的父母舍不得購買那幾塊錢一張的站台票,此刻並沒有人來送這個即將遠行的學子。可楊光還是默默的朝著不斷倒退的大山揮了揮手,仿佛是完成某種祭祀的特殊儀式。
“再見了,我的家鄉,再見了,我的父母。”楊光默默的念道。
看出楊光惆悵的心情,那對位中年婦女好心搭話道:“小夥子,看你樣子第一次出遠門吧!”
楊光收拾起心情,點了點頭:“恩,這次是去上學的,川西大學。”每每說到自己就讀的大學,楊光的心裏總是充滿了自豪的感覺。
“不錯啊,大學生!”那對夫婦都投來讚賞的目光,反倒讓楊光變得有些不好意思。
這一路,這對夫婦倒是老愛找楊光時不時說上幾句話,楊光也是知無不答。時間,就在這種消耗中點點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