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省的局勢正僵持之時,目光轉到離昌都二千餘公裏的攀枝花市。
在攀枝花的新建的南城碼頭,這裏正舉行著一場別開生麵的餞別會。
早上八點鍾,這正是陽光微微的有了暖意的時候,秦石璜坐著一輛汽車工廠剛剛生產的大轎車,這輛車沿著水泥路就行駛到了不遠處的南城碼頭。
“怎麼樣子,這輛車坐起來舒服吧,軍師,昌濟。”
秦石璜坐在後麵的真皮座椅上對著一旁也是千裏迢迢趕來的兩位部長說道。
而這一次的送行的對象是即將遠赴法國留學的四十名年輕人。
這幫年輕人的平均的年齡在16歲的,而他們要前往的地點,那是法國的工業重鎮裏昂。他們即將在裏昂大學學習機械專業,化學專業,冶煉專業等一係列現代的知識。
~~~~~~
中國的留學這件事情,其實早在1872年就已經開始了,而當時的留學生卻是一群幼童。
而清朝政府“公費留學”的這一批幼童,他們又被後世人稱之為留美幼童。
1872-1875年的這三年當中,清朝政府一共派出了四批,120人的留美幼童。但是可惜的是,這項本來是應該進行十五年的留學計劃,它卻是在1881年被一紙奏折直接的給提前終止了。
雖然這個清朝政府的第一個留學計劃在朝內的保守派的重重的阻力下破產了,但是這幫子留美幼童,他們卻是在中國的近代史上卻是留下了他們的功績。
在這一百二十名的留美幼童當中,很多人都成為了後來的很多中國的行業的翹楚,有些甚至是某些行業的先驅,有些還成為了軍隊的長官。
比如在其中有在甲午海戰中戰亡的鄧世昌的大副。比如他們中也有人成為中國電報業、礦業的開山鼻祖,也有清華大學最早的校長。比如他們中更是出現了“中華民國”的第一位總理。
但是這件功勞甚大的事情,其實這是一個曆史上頗多爭議的人主要推動的。而這個人就是李鴻章,而他當時也是時任的清朝的直隸總督。
而這或許就是曆史的一種偶然性吧,李洪章親自的把大清王朝從太平天國的漩渦當中救了出來,但是他竭力推行的洋務運動,竭力推行的新軍,竭力推行的留洋留學生,這些種種的“強清”的舉措卻是又將大清王朝送入了墳墓當中。
而話說回來,作為留美幼童,很多的人已經在這十來年間逐漸的表現出了他們獨有的天賦,他們獨有的能力。
因此在甲午海戰,八國聯軍之後,中國其實又掀起了一股留學的浪潮。
而這次的留學的浪潮的目的地是日本,而這幫留日歸來的人,他們在民國史上也留下了他們的赫赫的威名,比如在他們當中有第一任的孫總統。
~~~~~~~
“政德,你這次的餞別活動,你沒通知天佑。而我估計我回去之後,我可是要被他煩死的。”錢樹形這樣子的對著秦石璜無奈的說到。
因為詹天佑其實他也是120的留美幼童之一,而詹天佑也是這一百二十人當中唯二完成畢業的學子,因此其實對於這次的留學活動,詹天佑早就表達了他想要參與進來的意願了。
“嗬嗬,天佑他不是正在忙著建鐵路嗎?而且現在正是寧攀鐵路修建的關鍵時刻,他正在山裏麵,一時半會也通知不到。”秦石璜這樣子的回答道。.伍2⓪.С○м҈
而這樣子的話語卻是迎來了兩位部長的白眼。因為誰都知道,這肯定是秦石璜對於詹天佑的“一直要錢”做出的一種小報複,畢竟很多的都督府的人都看見了在這是十來天內,詹天佑一直纏著秦石璜批複物資和錢。
不過在車上的三個人都沒有在意這件事情,因為他們知道其實詹天佑也是一個很大氣的人。當然了,這個大氣是在你不去動他的鐵路建設的前提下的。
“司令,咱們這次的留法學生,他們其實是不是不用學習那麼久,畢竟要兩年呢?”錢樹形作為財政部和審計部的部長,他實在是很清楚這些人的留學費用的。
一年一人的費用,這差不多就有一千法郎,也即是二千五百個銀元。
而兩年這就是五千銀元。一共是40人,這就是二十萬的法郎了,五十萬的銀元。但是要知道的是,現在的整個攀枝花市的平均的月收入也就是五十個銀元左右的,而且攀枝花地區還是在整個四川省內最富裕的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