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各排的人要沉住氣,敵人這是在搞火力偵察的把戲。”除了使用發聲物品來快速傳遞命令外,**夫也通過傳令兵來發號施令,當他見到德軍停止前進後,以坦克車載火炮及重機槍,對道路周圍遠距離亂轟亂射了一會,**夫馬上向身邊的傳令兵吩咐到:“命令各班排的槍手,敵人步兵不靠近到三十米以內不準開槍,以免暴露位置。”
西姆基第一道防線及第二道防線的工事,談不上有多堅固,但最大的特點就是都修築得比較隱蔽,偽裝方麵頗下了些功夫。
**夫的想法是,工人民兵的槍法大多數射得不夠準,打坦克這樣的大目標還湊合,對人射擊時近了才開槍,還有可能蒙中。而且在郊野裏,隻要不亂動,戰鬥中存活率也會高些,工人的命也是命啊。
見蘇軍一方在火力偵察時沒有太大的反應,德軍的指揮官以其逆向思維模式,認為敵人很狡猾,肯定是在前麵搞了些陷阱。這也難怪,因為昨天半夜這支德軍才曾誤入雷區。
於是這支德軍先頭部隊,派出了多個班為單位的搜索小分隊,實地偵察搜索蘇軍的分布情況,再決定進攻的方向。德軍這種謹慎的戰術,在敵我不太明了的前提下,也算是一種有效的應變之道。
能在北麵森林邊緣地帶布雷,工人營的民兵當然有充分的時候在第一道防線上布雷,西姆基的工廠每天能生產五十個地雷,在一個月裏湊出一兩天的產量來埋在自家的防線上不是問題。
“砰,砰,砰,砰”12月2日的整個早上,西姆基通往莫斯科運河的道路附近,斷斷續續地傳來槍聲,這是工人營民兵同德軍步兵之間發生交火。
經過多次試探搜索,在付出人命代價後,德軍終於掌握了一些戰場情報,查明了蘇軍在多個地點上埋設了地雷,並一般會在地雷後方部署有隱蔽的步兵火力及反坦克火力網。
在探明蘇軍兵力分布的同時,德軍偵察營也派出人手,采用炸藥爆破的方法,破壞那些埋設在道路上改變道路走向的反坦克三角障礙物。因為這些反坦克三角障礙物,埋設在地下的部分隻有半米,並且不是全部由鋼筋混凝土澆注,比起築壘地域中埋設的反坦克三角障礙物要易於清理。
“這樣下去,估計第一道防線要守不住了。”**夫沒料到敵軍的指揮官也是個謹慎的人,竟然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急於求成,都兵臨城下了還采取蠶食的戰術。
早在西姆基戰鬥打響之初,內務部幹事葉留申科就打電話報告上級了。但莫斯科衛戍部隊以兵力不足為由,拒絕派兵出城支援西姆基工人營,但卻苛刻地要求工人營盡量拖住德軍。
“哼,能延緩其推進達半天之久,也算是達到了戰術目的。”**夫看了看手腕上的瑞士手表,已經快中午十一點了,用第一道防線延緩敵人行動的戰術目的基本達成,而整個工人營隻付出了幾個人的傷亡數字。
“框框框框”**夫親自拿起一對大銅鈸,用力地敲擊起來,銅鈸的聲音在野外回響,這是**夫向反坦克步兵連下達主動撤退至第二道防線的命令。
“德別克斯夫教官,接下來的戰鬥,希望試驗坦克小分隊能與工人營民兵們密切配合作戰,最大限度地打擊敵人,把敵人抵擋在第二道防線之內。”在離開臨時指揮所兼觀察哨之前,**夫不忘又打了個電話回鐵皮屋營部。
“你快趕回來吧,按照事前的約定,我會把試驗坦克小分隊的指揮權暫時移交給你的。”德別克斯夫在電話中慎重地保證到:“我不會幹預你的戰時指揮,隻會從旁為你助威。”
“別列佐夫,這觀察哨就交給你了。”放下電話後,**夫轉身向原來的向導現在的偵察班長別列佐夫交待了幾句,要他密切留意德軍的動向,並第一時間打電話回營部鐵皮屋報告。
“**夫同誌,請放心。我會率領偵察班的人守住這處製高點的。”近一個月來,別列佐夫在**夫的言傳身教之下,也有了幾分軍人的氣質,他接過**夫遞給他的望遠鏡,點頭昂首回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