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看這兩輛由輕型坦克改裝而成的坦克。”介紹了改裝的t34坦克後,德別克斯夫又熱情地為夫介紹另外兩輛坦克:“它們都改裝了76mm口徑的火炮,設計的靈感及理念都來自當初我在莫紮伊斯克鎮為坦克排提供的臨時改裝坦克。”“這輛采用t70坦克底盤的,其76mm火炮可以像榴彈炮一樣發射,射程比起當時你使用的那輛四號改裝坦克更遠,並且其炮塔可以360°旋轉,不過載彈量隻有十七發,但它的機動性更靈活,能在大多數地形隨時發炮攻擊敵人。”德別克斯夫指著炮塔呈長方形,炮管上翹的輕型改裝坦克,頗為風趣地說到:“坦克排在v型道路的戰鬥報告,我反複看過多次,認為一門能夠自行移動的能遠距離發炮攻擊的戰車,是當時之所以能取得勝利的關鍵。因此我一到坦克廠上任,就提議立項研製這種自行火炮。”“至於另外這輛也裝配了76mm火炮的采用了t26輕坦克底盤的坦克,則是延續了在裝甲車輛上安裝固定火炮的設計思路。”見夫很認真地聽自己說話,找到了聽眾的德別克斯夫繼續娓娓道來:“當時我親自指揮三輛裝了固定火炮的運兵卡車,成功擊敗了一支德軍輕坦克小分隊,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為這樣的戰車戰爭潛力很大,於是現在就造出了這輛試驗車來。”“這輛戰車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在原地快速360°旋轉車身,用裝有加厚裝甲的正麵對著敵人,並用固定炮塔直接開火,省去了大量的瞄準時間。”德別克斯夫頗為驕傲地說到:“這種戰車最適合伏擊敵坦克目標,因此我把它叫做反坦克戰車!”“那剩下的這兩輛大家夥呢?”經過德別克斯夫的說明,夫算是了解了一些試驗車的情況,側身扭頭瞧了瞧另外兩輛坦克,他更希望掌握這兩輛的情況。“讓我來隆重為你介紹一下。”德別克斯夫故意清了清嗓子,邁著八字步,走向重型坦克:“這輛采用kv1坦克底盤改裝而成的試驗車,是我最新構思設計的產品。”“與kv1采用76mm火炮及kv2采用152mm火炮不同,這輛試驗車安裝的是122mm火炮,其炮塔外形也作了修改,外形更美觀更流線型。當然kv型坦克的厚實裝甲設計理念被沿用了。”德別克斯夫對於自己的新構思新設計,也沒有過分誇耀,話說完後就用眼睛看著夫,希望夫給些意見。“采用122mm火炮,這應該算是折中的改進。”kv型號的坦克夫雖然沒有使用實戰的經驗,但他以前在203坦克團的時候,親眼見過kv1及kv2參與戰鬥的情況,客觀地說到:“kv1的76mm火炮威力有些不足,而kv2的152mm火炮威力是足夠了但射速太慢。改用122mm火炮,就既保證了火炮威力又擁有較快的射擊速度。”“果然是經曆過多次實戰洗禮的戰士,一下子就說中了我設計理念中的關鍵所在。”德別克斯夫仰天歎了口氣,搖搖頭說到:“可惜坦克廠裏的那些領導,都把kv2當成了寶貝,堅持要沿用152mm火炮。”“這也難怪,kv2坦克在實戰中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德別克斯夫自顧自地說話,帶著夫走到那輛巨型坦克前:“坦克廠的總工程師還說,由於最高領導人聽聞kv2坦克曾經一輛車就阻擋了一個德軍師兩天,隧要求坦克廠製造出更大型的坦克來,希望以這樣的坦克直接開到德國柏林。”“我上任後的一個政治任務,就是搗鼓出了這輛大笨牛式坦克,以滿足最高領導人的個人喜好。”德別克斯夫拍著擁有三個炮塔的巨型坦克,似笑非笑地對夫介紹最後一輛試驗車。“難道教官對這巨無霸般的坦克,不大看好嗎?”雖然夫已經不是軍校的學員,而德別克斯夫也不再是軍校的教官,但夫還是尊稱對一聲教官。“這是按照上級的意思拚湊出來的東西,我隻是負責動手把一大堆設備及零件把它堆砌出來而已。”德別克斯夫沒有直接回答夫的問話,而是詳細地向夫介紹這輛巨型坦克的情況:“這輛坦克,姑且依然叫它坦克,其優點是具有強大的火力,堅固異常的裝甲外殼;但弱點也是明顯的,機動能力極差、體積太過龐大,整體總量太重。”“車頭及車尾有一座76mm火炮,車身中間裝備一座152mm火炮,前炮塔及後炮塔皆可以270°旋轉,主炮塔可以360度旋轉,射程為10米至1300米。三座炮塔之間,各有一座雙聯裝12.7mm重機槍塔台,能全方位旋轉掃射,可對空高射也可對地麵平射。”德別克斯夫向夫輕聲說出了巨型坦克的一些數據:“火力可稱無以倫比,載彈量驚人,車身的裝甲最厚處是普通kv坦克的1.5倍,車內裝配了八個發動機,平均時速八公裏,最大時速十三公裏,可容納十六人車組成員。”“這已經不是一輛坦克車,而是一座移動的鋼鐵堡壘。”夫對於這輛巨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