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莫斯科風光(1 / 2)

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位於俄羅斯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亞烏紮河兩岸。地勢平坦,僅西南部有捷普洛斯坦斯卡亞高地。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582毫米,降雪量大,平均年積雪期長達146天,冬季長而天氣陰暗。

莫斯科建城於1147年,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在希臘語中為“城堡”之意,斯拉夫語為“石匠的城寨”。1918年3月起為蘇聯首都,是蘇聯政治、經濟及軍事的中心,二戰時人口在三百萬左右。1917年的十月革命勝利後,在莫斯科大力發展了汽車製造業,從軸承加工到小汽車生產,紡織加工,它極大地推動了金屬加工業的發展。

蘇德戰爭爆發後,莫斯科的工業生產大部分轉為軍工生產,出於就近提供軍火補給的考慮,莫斯科市中的軍事工業東遷的並不是太多,城市中的人口也基本沒有遷移。在斯摩棱斯克戰役失利之時,蘇聯政府動員了超過三十萬居民,日以繼夜地在莫斯科市周圍搶修城防工事,以抵禦可能到來的德軍攻勢。市中的工廠也日夜加班加點,全力生產武器彈藥。雖然還沒有戒嚴,城市中的氣氛已經很緊張。城市中所有15歲以上的適齡青年,都被征召為預備役,接受軍事訓練。

**夫就是在這樣的城市情況下,先坐了半天的卡車,再坐了大半天的火車,於8月2日中午前在莫斯科市中心附近的白俄羅斯火車站下車。踏入八月,莫斯科市的天氣轉涼,莫斯科的夏季比較短暫,非積雪期全年隻有一百多天。九月十月天氣就明顯變冷,通常11月初開始下雪。

“各軍校的報到時間統一在8月5日,在這三天裏,如果大家沒有住宿地地方,可以到市中指定的軍人招待所,憑軍人證免費安排吃宿。”乘坐火車從斯摩棱斯克地區前線。來到莫斯科市,準備到軍校進修的士兵有一百多人。當這些士兵都下了火車,在站台上列隊完畢後,臨時帶隊的一名蘇軍少校,向這些蘇軍士兵分發了一些小冊子,小冊子裏麵印有簡單的莫斯科市地圖,並在其上標出了各個軍校的所在位置,還有幾間軍人招待所地位置,及城市中乘坐公共汽車的指引。

站台上的蘇軍士兵都拿了小冊子。帶隊的少校宣布就地坐下休息十分鍾,讓士兵們考慮一下是否去軍人招待所住宿,然後再從新分隊前往。或者離隊活動。“**夫,你看我們是否也去住免費的招待所?”**夫正在抬頭四處觀看車站周圍的景物,莫斯科還是莫斯科,這個車站以前也來過,隻不過時代有所改變,**夫腦內的靈魂正在感歎萬分的時候,耳邊響起了伊萬上士的詢問聲。

“招待所?還是免費吃宿?當然是不住啦。”**夫從回憶及思考中回過神來,笑著怕了怕身上三個塞得滿滿地大挎包,“難得來一趟莫斯科。當然是要住最好的旅店,到最好的飯店吃飯。”

“不住招待所住旅店,那得要花多少錢?”坐在**夫另一邊地坦克兵托卡雷維,看了看**夫和伊萬兩人鼓鼓的挎包,又看了看自己的挎包,語氣中有些猶豫。托卡雷維是哥薩克小貴族出身,當然是十分愛麵子的,不過現實是殘酷的,當德軍占領了他的家鄉後。他家鄉的父母就沒有再寄過錢給他,現在他吃的住的都靠部隊地提供。

“當坦克兵雖然威風,但說到在戰場上搶戰利品,還是我們步兵利害。”**夫從托卡雷維的眼神中理解了他說話的意思,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畢竟我們都是一個團出來的,要是這三天你跟我們一起,這三天的開銷包在我身上。”

“既然有**夫給你打包票。托卡雷維你大可以放心地玩三天。然後再到軍校報到。”伊萬上士是炮兵,在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也是有限。不過平時仗著同步兵排的人熟,也得到了一些,尤其是**夫、保羅等從邊境哨站就同他並肩戰鬥地戰友,每次打掃戰場後都會給他分一份。

就這樣。三個坦克團地士兵。決定利用這三天時間好好地遊覽一下莫斯科。並向臨時帶隊地軍官申請了離隊。

戰爭時期。口袋裏有錢。又有軍人證在手。找間好一些地旅店住幾天。自然不成問題。為了方便在城市中出行。**夫三人在離開白俄羅斯火車站後。沿著街道向南步行了一段距離。到來了起義廣場與國立列寧圖書館之間地街道中。在一間可以眺望到克裏姆林宮地旅館中。租了三個房間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