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最起碼也要炮火準備兩小時。你以為城防工事像野戰工事那麼脆啊。”保羅中士喝了一口小剛瓶中的伏特加酒遞給**夫,然後又順手從**夫手中的那袋炒花生米中拿了幾粒放到嘴裏。
“炮火準備打得越久對我們來說越有利,到時我們攻起城來就容易了。”炮聲響個不斷,幾乎**夫吃一顆花生喝一口酒的時間,教導隊的三門大炮就發射了一輪炮彈,望著不遠處的大炮炮口閃光,炮彈射向遠處,彈痕在眼前模糊閃現,**夫用手整理了一下自己金色的短發,眼睛輕眨了幾下心裏不知道在想著些什麼。
“說的也是,我們的炮兵多發射一發炮彈,我們這些步兵就少死一些人,如果光靠大炮轟擊就能摧毀敵人的城防工事,這就最理想了。”保羅中士也算是個粗中有細的軍人,他能理解**夫說話中的意思。
無論是**夫還是保羅中士都沒有猜對蘇軍炮火準備持續的時間,蘇軍的遠程炮火竟然足足炮轟了亞爾采沃城三個小時,在下午六點左右,天邊出現晚霞的黃昏時分,才停止了炮火準備,蘇軍的炮火覆蓋了亞爾采沃城南及城東的所有城防工事。由於德軍征用了數萬的蘇聯平民來修築防禦工事,其中不乏蘇聯的愛國之士,早就在戰鬥打響之前把德軍城防工事的布防圖設法交到了蘇軍的手裏。覆蓋打擊之中當然也采取了重點炮轟,對德軍南麵的城防碉堡重點關照。三個小時的反複炮轟,足以破壞城防工事撼動德軍的防線。
“全連注意!所有人登車,準備出發!”蘇軍的炮火準備剛一結束,教導隊便接到了進攻的命令,傳令兵踩著自行車在各個排隱蔽的地方傳達命令。
“帶齊武器裝備,集合登車!”排長米切爾上士吹了一聲哨子,各班的士兵迅速集合,在班長地帶領下一一登上指定的卡車。
“哈哈。這次終於可以坐在駕駛室裏奔赴戰場了。”上午的戰鬥中繳獲了一些德軍的車輛,此時步兵二排新獲得了一輛德軍卡車,排裏五十多人分乘兩輛卡車向戰場推進。**夫作為副排長成為了新配發卡車的領車員,駕駛位置上的是駕駛技術尚可地斯米爾諾夫下士。
“盡量開得平穩一些,不要讓同誌們顛簸得太利害了。”興奮的人不僅僅是**夫。恢複軍銜沒多久的斯米爾諾夫下士似乎比**夫更興奮,卡車開起來有點飆車的味道,再加上上午的時候蘇軍在通往城南的路上把德軍敗退的步兵圍殲,道路上自然有不少彈坑及車輛殘骸,卡車行駛了十多分鍾後**夫不得不出聲,“寧願開得慢一些,也要注意行車安全,反正不會把車隊跟丟的。”
“班長,你看我這容易嗎?說實在地我可不是駕駛班出身。這駕駛技術也是在當兵後才偷學來的,以前也沒什麼機會經常開車。”斯米爾諾夫也是二十五六歲的年紀了,在部隊中也混了五年。他還是上士地時候,在以前的部隊中靠便利學會開車的。
像斯米爾諾夫這樣的人,學會了開車卻不經常開車,一但有車開自然會有意無意地想露兩手,於是就看見一輛印著蘇軍標誌的德製卡車,在充滿炮彈坑和車輛殘骸的路上,時快時慢左穿右插地前行。
“早知道如此。我就親自開車。”對於斯米爾諾夫地駕駛技術。**夫不得不寫個服字。唯有盡量做好領車員地工作。不斷提醒他行軍途中地路況。
**夫雖然沒有對斯米爾諾夫下士多說些什麼。不過坐在車卡中地蘇軍士兵意見就大了。不時有人大罵斯米爾諾夫地駕駛技術太臭。各人都想辦法固定自己地身體。
且不說**夫他們如何在路上顛簸。蘇軍地攻城部隊已經在城南及城東兩個方向先後發動了攻勢。先期到達地蘇軍輕型坦克群及摩托化步兵在反坦克炮團地配合下。掃除城市近郊德軍外圍地據點。這些據點多數並不堅固。以檢查站和哨卡居多。德軍地防禦兵力並不太強。
“全速前進。沒我命令誰也不準開火。”第203坦克團團長萊克斯基中校親自帶領坦克一營一個坦克連二十多輛T-26輕型坦克及一個摩托化步兵連200多人。在一個個城市郊外地山崗之間越野而行。他們地目標是一個設立在城市郊外地油品加工廠及燃料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