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後,天上下起了一場細雨,給炎熱的夏天帶來了一絲涼意。同前來接替防務的友軍部隊交接
????,坦克第203的官兵,沿著昨天晚上反擊而來的路線到森林之中。這一進一退意義可大不一樣,團裏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昨天同德軍的拚命一戰,為自己為別人,爭取到了活下去的機會與尊嚴。
????在出發進入森林深處之前,大家進行了一次幹糧和食水的補給。教導隊的蘇軍士兵們,都從炊事班的人員手裏,領取了五天的幹糧分量。這些幹糧中大部分都是由季米諾夫斯基下士利用那口挖出來的行軍灶,製作出來的鍋貼和大餅,進入森林後大部分的輜重物資都必須拋棄,現在是每個人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帶不走的就留給其它部隊了。
????維爾紐斯森林地帶,自古以來就是俄國人抵禦來自歐洲的侵略者的天然屏障,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城就坐落在森林外的西北方向,是德軍北方集團軍群進攻必奪的戰略要地,此時的維爾紐斯城正陷入德軍的三麵圍攻之中,一但德軍攻陷這座當年法國拿破侖入侵沙俄時期屯兵的曆史古城,德軍的北方集團軍群與中央集團軍群之間的空隙就會被迅速封閉,想通過維爾紐斯森林向後方撤退將更加困難。
????“坦克及卡車都沒了,你們還留著這些維修的工具,又有什麼用,把它們都丟了吧,這樣走起來會輕快一些。”作為戰鬥部隊,雖然在撤退的過程中,但也肩負起了為其它部隊提供保護的任務。波波夫他們就被安排負責保護一隊修理所的人員一起穿越森林,見到這些維修人員背著一袋袋沉重的維修工具,契可夫上士善意地向他們提出建議。
????“上士同誌,你的話我們不能接受,就如你們不會拋棄手中的步槍一樣,我們也不會拋棄手中的維修工具。”回應契可夫說話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軍士長,“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有車輛需要我們維修,如果這時就把工具丟棄了,憑空手又怎麼投入工作?”
????“我隻是說說而已,你們自己看著辦吧。”契可夫上士對軍士長的說話顯然不認同,“不過你們必須保證自己不掉隊,如果讓我發現你們中有誰拖大家的後退,我會毫不猶豫地丟掉這些累贅的東西。”
????“這方麵你大可以放心,不要小看工人階級的力量。”修理所的人員最後還是堅持要攜帶著大部分的維修工具及一些機器零件上路,契可夫上士也拿他們沒辦法。
????“幸虧炊事班給我們發了五天的幹糧,不然大家都得餓死在森林裏。”保護著這麼一支部隊一起上路,速度想快也快不起來,在森林中每天前進的路程比起其它部隊要滿一些,就連波波夫這個好脾氣好耐性的人,在走了三天後也開始埋怨起來了。假如是他們單獨輕裝趕路,或許已經斜線穿越了維爾紐斯森林的東南地帶,進入明斯克高地北部。
????“波波夫你就不要埋怨他們了,能夠背著重裝備在森林中堅持步行幾天,無論怎麼說他們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在班排裏麵最能夠體諒修理所人員攜帶著沉重的工具行軍的人,或許就隻有如保羅中士這樣也攜帶著輕機槍等分量較重的武器行軍的機槍手或者迫擊炮手。
????—
????在森林種行軍,雖然不會受到來至德軍的攻擊,卻一樣需要麵對各種威脅,在穿越森林的撤退行軍中,蘇軍也承受了一些非戰鬥減員。
????“注意了,出了森林後,我們將進入明斯克高地的北部。”經過四天四夜的跋涉行軍,波波夫他們終於到達了森林的另一端,營長召集了班排的負責人,向他們傳達了自己的行軍計劃:“現在我們已經同大部隊失去了聯絡,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辦法繼續向後方轉移。初步的計劃是,出了森林後繼續向東北方向前進,找到通往俄羅斯境內的鐵路線,再沿著鐵路線向大後方前進,當然最好是能遇上我們的火車,搭上火車我們就真正可以快速轉移後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