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德軍裝甲運兵車後麵的目標隻不過是110米,以波波夫的槍法就算不用瞄準鏡也能命中,現在有了3.5倍瞄準鏡的放大效果,波波夫能夠清楚地看到德軍士兵的一舉一動,對方的眼耳口鼻看得一清二楚。
波波夫迅速地把瞄準鏡中的半十字標尺準星,優先對準了德軍機槍組的射擊手,這名趴在地上的德軍士兵為了方便射擊及觀察,時不時會在地上略為揚起肩膀以上的身體抬起頭來。正是因為他的這個動作,引來了波波夫的注意,第一次的時候發現他,第二次的時候瞄準他,第三次的時候“砰”一槍擊發了手中的反坦克槍。
在剛才射擊了一輛德軍II型坦克及一輛裝甲運兵車後,波波夫的槍內還剩下三發剛芯穿甲彈。反坦克槍的子彈出膛初速是非常快的,這一槍打出去,波波夫幾乎在同一時間,就在瞄準鏡中看到了目標的德軍士兵的右麵額,被威力強大的7.92mm鋼芯穿甲彈整個麵打爆了,頭麵缺了一半,試想一下這本來是用來打坦克的現在打在人身上,絕對是一槍斃命的下場。
“好!這槍打得夠準!”也躲在草堆後麵蹲在另一邊的保羅下士,作為波波夫的觀察手,用望遠鏡把這一幕全部看在了眼裏,向他伸出大拇指輕聲讚了一句。
“門切烈夫,給我換穿甲燃燒子彈的彈匣。”波波夫隻是謙虛地點了點頭,然後就向在旁邊掩護的門切烈夫說到。門切烈夫聞言,立即把身上的一個已經裝好了十發穿甲燃燒子彈的反坦克槍彈匣遞給了波波夫。但凡是機槍組,反坦克槍組及小口徑迫擊炮組,武器彈藥都是由各個組員分開來攜帶的。
波波夫一邊接過門切烈夫遞過來的彈匣,一邊把卸下來還有兩顆子彈的彈匣交給門切烈夫。看了看手上的彈匣是滿的才把它裝到槍上去。波波夫之所以要換穿甲燃燒彈,目的是為了方便對付德軍的迫擊炮組。
雖然幹掉了一名德軍的機槍手,但車後的德軍已經架設了一門連級用的80mm中型迫擊炮,並開始向正麵的蘇軍士兵進行射擊,這對蘇軍步兵的威脅是很大的。幹掉機槍手是第一步,摧毀德軍的迫擊炮是第二步,波波夫心裏早就計劃好了,在敵人車後的機槍暫時沒人操控前,必須好好利用空擋時間向敵人的迫擊炮組射上兩槍。
德製的80mm中型迫擊炮,架設在地麵上的時候,高度大概有一米左右,這對於波波夫來說,瞄準炮擊炮豎起來的炮管比瞄準趴在地上的人要容易得多。一名優秀的狙擊手,能在150米之內打斷一條繩索,更何況現在隻是距離一百米多點,又是這麼粗的一根固定不動的炮管,波波夫沒花多大力氣便瞄準擊發了。
“砰”的一聲,一顆穿甲燃燒彈從波波夫手中的反坦克槍激射而出,一瞬間便直線射向了遠處豎起的迫擊炮管管身之上。說來也是巧合,一名德軍的裝填手剛好揚起身向炮管內裝填了一枚炮彈,反坦克槍的穿甲燃燒彈就在這時打中了目標的炮管。穿甲燃燒子彈在打穿炮管後命中了管身內與底座撞針對碰的炮彈,兩相合力之下,迫擊炮炮彈“轟”地一聲在炮管內炸膛了。
這一槍的效果大大出乎波波夫的意料之外,80mm迫擊炮的突然炸膛,釀成了這個德軍步兵班十多人的悲劇,迫擊炮組的人首當其衝,而在旁邊提供掩護的機槍組也不能幸免,一顆迫擊炮彈的殺傷半徑大概在20米左右,炸膛的範圍要小一點,離得近的個個重傷,隻有個別正好趴在地上又離得相對遠一點的能逃過爆炸的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