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哨站生死戰(三)(1 / 2)

當蘇軍再次組織炮火對其實施打擊的時候,德軍車輛已經分散開來,展開了進攻的隊形,前後錯開四輛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在前,另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及一輛大卡車在後,前後相隔50米,左右相隔30米,是典型的橫向梯次隊列。而那些機車被毀的德軍步兵,也彎著腰在車輛後麵跑步前進。

雖然蘇軍再次恢複了對德軍運兵車輛的炮火打擊,但德軍車輛分散開來後,打擊的命中率就減低了,效果不如剛才明顯。相反,其中兩輛德軍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上的車載60mm迫擊炮,也開炮對蘇軍哨站的炮陣地實施炮擊。

“臥倒!”擔任陣地觀察手就應該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德軍機械化步兵衝進山穀後,波波夫便緊盯著觀察,德軍的車載迫擊炮一開火,自己就感到不妙,媽的這絕對是朝炮陣地打來的。波波夫一聲大喊提醒周圍的蘇軍士兵,然後用了推到正站起來給己方迫擊炮裝填炮彈的尼古拉上等兵,自己也馬上就地臥倒,向陣地後段爬了幾下。

“轟轟轟,轟轟轟”六發德軍60迫擊炮彈向蘇軍炮陣地飛來,其中3發較為準確地轟擊在了蘇軍的炮陣地上,60迫擊炮彈比50迫擊炮彈的威力要大一些,殺傷麵積也要廣一些,在迫擊炮彈落地點附近的蘇軍士兵,無論是否臥倒,都遭到了波及,不少蘇軍士兵負了傷,有的被炸斷手,有地被炸斷腳,血肉模糊,慘叫者眾。

“快!一炮二炮立即直瞄打掉敵人有車載迫擊炮的車輛。”如果不是剛才波波夫大聲喊了一聲“臥倒”,蘇軍死傷的人數可能會更多。炮排長還趴在地上,就大聲向炮班的士兵下達命令。

幾名沒有受傷的蘇軍炮兵立即從地上爬了起來,重新回到45mm加農炮的炮位上,快速地操作起火炮。衝入山穀盤地後,德軍車輛的距離進入500米以內,用加農炮進行直瞄打擊將最有效。

“尼古拉、波波夫快爬起來,跟我去搬炮彈!”剛才班長契可夫中士也第一時間就地臥倒爬向了後麵,避過了敵人的第二次迫擊炮轟擊,炮擊過後他首先從地上爬了起身,用腳輕輕踢了踢身邊還趴在地上的尼古拉及波波夫,率先向炮陣地後段放炮彈的地方彎腰走去。

“靠,老子我救了你一命,還踢我兩腳。”波波夫一邊從地上爬起來一邊在心裏暗暗罵了句,被德軍這麼炸法,任誰都不爽。不過也隻能是發泄一下而已,戰鬥還是要繼續下去的。

經過一輪戰鬥後,炮彈的消耗極大,本來有幾名專門負責不停地搬炮彈的蘇軍炮手,在剛才敵人的兩輪炮轟中,有兩個受傷了,另外兩個又去了支援兩門加農炮的射擊。有見於此,在臥倒時向後麵爬了幾下的契可夫三人,就成了離存放炮彈的地方最近的,爬起來後契可夫就要求自己的兵去搬炮彈了。

“先搬45mm加農炮的炮彈,然後再適當搬些迫擊炮彈。”為了能準確地打擊敵人的半履帶裝甲運兵車,近距離用45MM加農炮直瞄打擊是首選。契可夫自己先扛起一箱加農炮彈在右肩膀上,然後又讓尼古拉給他再疊上一箱,然後轉身邁步向一號加農炮走去。波波夫他們也各扛起一箱加農炮彈跟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