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夫不是醫療兵,手上並沒有急救的藥物和醫療工具。救人要緊,情急之下,波波夫采取了目前最有效的辦法,那就是壓迫止血法。把排長上身的軍裝脫了下來,把人平放在地上,把軍裝下擺的布,用手上的馬刀割了下來,一手用力按在腹部中彈傷口的上方,緊壓腹部的大動脈,減少血液流出的速度,一手用軍裝割下來的布卷成一團堵在傷口的位置上。從排長傷口流出來的血一下子就把布團染紅了,不過隨著血液流量的減少,出血的情況有所緩解,傷口處逐漸形成血塊。
情況有好轉後,波波夫讓排長自己用手按著布團,波波夫又把排長扶坐起來,用剩下的上半截軍裝,攔腰綁在了傷口之上,在腹部大動脈處用衣袖子打了兩個結,紮緊了傷口。現在也隻能是這樣草草地包紮了,到底能不能活命就要看排長的運氣和求生意誌。
再次扶著排長平躺在地上後,波波夫就又拿起衝鋒槍,並把大刀背在了身後,準備繼續投入戰鬥。
“班長,你先在這裏頂著,讓我從上麵繞到後麵去,一起夾擊他們。”由於剛才波波夫幹掉了一邊的德軍,現在敵人隻從一個方向上進攻指揮所。一邊說波波夫一邊把排長原來用的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拿了起來,排長受了重傷步槍是用不上的了,而自己的那支步槍又給了輕機槍手保羅下士。現在是陣地戰,手上多一支槍便多一分把握,步槍有利打遠,衝鋒槍有利打近,而大刀則有利搏鬥,正好是絕配。
“那你小心點,我在這裏守著。”契可夫中士點了點頭,同意了波波夫的行動,排長這裏還需要人照看著。
波波夫拿好武器後,又從剛才進來的入口離開了指揮所。說實在的這個所謂的戰壕指揮所,其實也就是隻有五六步那麼大的空間,占地小得很。
走出了指揮所後,波波夫手腳並用地從戰壕內側的土壁,爬上了指揮所的上蓋上麵。波波夫左手拿著繳獲的德軍衝鋒槍,背著步槍和大刀,匍匐著趴在搭建指揮所上蓋的木頭上爬向指揮所的另一邊。
很顯然,蘇軍山崗上的戰壕已經有幾處被德軍士兵衝了上來,就在波波夫爬上指揮所頂部的時候,又有一批德軍從指揮所的另一邊攻了上來,同剛才那個德軍班剩下的兩名彙合在了一起。
“到底是打,還是退呢?”看到了這樣的情形,波波夫心裏也猶豫了起來,光靠自己一己之力,就算加上指揮所內的契可夫中士,也就是兩個人,戰壕裏其它方向上的蘇聯士兵也處於各自為戰的景況,短時間裏難以向這邊增援。而擺在自己麵前的敵人,粗略點了一下人頭,不少於八個。
..........................................
拉票票了,點擊、收藏、投票一個都不能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月月逍遙。
強烈推薦自己的另一本快完稿的二戰太平洋戰爭小說《打飛機》,曾經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