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的,德國豬玀就知道亂扔炮彈,有本事就衝上來,讓我射個痛快,好叫你們知道我保羅的厲害。”那個叫保羅的輕機槍手下士,被飛濺的塵土搞了個滿頭滿麵,一邊拍打一邊大呼小叫。
“看來敵人要組織第一輪進攻了,同誌們拿緊你們的槍,我們紅軍是不可戰勝的。”少尉排長一邊彎著腰在戰壕裏巡視士兵的情況,一邊給大家鼓勁。
“轟轟轟轟轟轟”又是連續六七發50步兵迫擊炮彈打來,把山坡上的蘇聯士兵都壓製在了戰壕裏麵抬不起頭來。而就在這時,站穩了腳跟的德國士兵,在這三門連隊配備的50小型步兵迫擊炮的掩護下,開始向蘇聯士兵據守的山崗有組織地發起了進攻。
“起立!起立!開火射擊,給我狠狠地打!”聽到敵人的喊殺衝鋒聲,少尉排長第一個從戰壕裏站了起來,大聲命令著自己的士兵起來迎戰敵人。
“好戲終於上演了。”聽到敵人震天的喝殺聲,波波夫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又加速跳動起來,右手扶著戰壕內壁,左手用槍托用力地在地上一撐,快速地站了起來。迅速把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架在了戰壕的沙袋上,全身調整姿勢,據槍向山坡下舉目望去。
這時黎明前的黑暗早已不再,日出後天空明亮了起來,在晨霧中的能見度高了很多。隻見山坡下方,進攻的德軍步兵,展開連協同進攻隊形,選擇了一處正麵大概為三十米左右的地形複雜的地段,沿著路線憑借一路上的樹木及石頭等有利的障礙物掩殺上來。
步兵連協同進攻隊形,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戰術戰法。以德軍步兵連為例子,通常一個連隊有5個排,其中三個戰鬥排,一個迫擊炮排(實際上是三個迫擊炮組),一個連部指揮排。向敵人陣地發起正麵衝鋒時,三個戰鬥排在前齊頭並進,指揮排及迫擊炮排在後提供火力掩護。而三個戰鬥排,在衝鋒的過程中,如果是開闊地段,會兩個排在前一個排在後,快速奔跑前進。而在複雜地段或遇到敵人陣地火力猛烈時,則采取一個排在前兩個排在後,縮窄進攻正麵呈契形隊形衝鋒,每衝鋒一段距離就略為隱蔽停頓下來,整個隊伍的人員跟進後再衝鋒。
這時的德軍,就是采取後一種方式方法實施衝鋒,看上去就好象波浪一樣,一段距離一段距離地朝山坡湧上來。前來進攻蘇軍哨站的這個連隊的整體戰鬥力絕對不弱,這從他們向山坡衝鋒時的有條有序中可以看出來,每一個排中,一個班的士兵衝在前麵,兩個班的士兵在後麵掩護射擊,當前麵的那個班達到可供掩護的障礙物時就停下來隱蔽,而後麵的兩個班就接著衝鋒超過前麵的這個班,隱蔽的這個班就成為了火力支撐點,為後來居上的這兩個班提供火力掩護。當這兩個班也找到障礙物隱蔽起來後,又輪到後麵的這個班發起再次衝鋒。這就是所謂的反複躍進排協同班製輪番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