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出訪德意誌(1 / 2)

隨著中美磋商的結束,中華帝國開始暗地裏支持周邊各個民族的獨立事業,當然按照鄧森的思想,想要獲得武器和支援他們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中美磋商所獲得的成果,僅僅是書麵上,事實上兩個國家還依舊在戰鬥。

一戰剛剛結束不久,歐洲滿目瘡痍,但是即便是這樣列強殖民者也紛紛向遠東踏來,但是讓他們驚呼的是,僅僅數年時間,在遠東已經屹立起一個強大的國家,中華帝國,三百萬陸軍橫臥在亞洲東部,讓所有的列強都望而怯步,而這之中最為讓英法擔心的是他們處在華盟包圍中的那些領地。

正如他們所想的那樣,鄧森趁著列強各國在一戰後的虛弱期,大肆的發展工業不停的蠶食各國占領區,並且鼓動英法殖民地內部的反抗鬥爭,僅僅五年時間,法屬印度支那以及英屬印度緬甸紛紛爆發一次次反抗殖民戰爭,雖說被英法兩國剿滅,但是地區的形式已經非常不穩定了。

各殖民地軍閥看到泰國的國力在中華帝國的支持下不停上升,也紛紛想要效仿,雖說他們到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卻得到了中國和泰國方麵的支援,數不清的武器彈藥被出售到這些地方,一隊隊軍事顧問接踵而來,英法兩國忙的焦頭爛額。

時光慢慢走到一九二八年,中國已經成為亞洲的巨無霸,在蘇俄以及東俄還有泰國這三個市場的推動下,中國的經濟實力直趕美國,而在軍事實力上更加不是美國當今可以比擬的。

在海麵上,中國的戰列艦數量雖然隻有十二艘,但是其三型航母多達七艘,是當時世界上航母最多的國家。

自一戰之後各國爭相發展航母以後,中國無疑領先世界,第一艘專用航母在一九二三年被製造出來,隨後開始製造中型三萬噸級航空母艦,緊接著在一九二七年下水中型航母蒼龍號,這艘排水量六萬噸級的當時最大航母,而也在這個時候中國艦載飛機開始批量生產,並且經過多年的實驗,飛行員以及飛機性能都有很大的提升。 一九三一年,為了紀念一九二三年中德簽署友好備忘錄八年紀念,中華帝國皇帝元首鄧森以及外交使團乘坐專機前往德國柏林。

中華帝國皇帝訪問德國的消息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所有國家都知道在一戰前期中德關係還是非常好的,在那個時候很多國家都擔心中國不不會倒向德國,但是後來顯示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這既是迫不得已選擇自己,而放棄了德國,必定在那個時候中國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但是在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巨無霸。

在德國柏林,一處長長的飛機跑道被開辟出來,中國皇帝此次實在中國空軍的護衛下前來德國的。中華帝國皇帝從南京乘坐飛機,其行程之間停降三次,一次是中國西北部的嶺西省軍用飛機場,添加燃料,緊接著在東俄的巴泰斯克機場降落,然後降落在華沙進行第三次降落,並對華沙進行了短暫的訪問,然後飛往德國。

中國的訪問使團並不是隻有一架運輸機,而是有著二十四架最新式戰鬥機護航,其中有五架中國新式噴火戰鬥機,總之單單其戰鬥機編隊就足以給路途各國帶來極為震撼的壓力。

在柏林飛機場,魏瑪共和國總統興登堡帶著政府官員在這裏等候,但是卻還有另外一個團體似乎和這些人不一路。

在另外一個團體中,其領袖是一個個子不過的小胡子,他身後包括他的手臂上都有著一個紅色的袖章,上麵清晰地印著卍字徽章,這和中國的徽章相似,而這個人就是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黨魁希特勒。

作為德國境內和中華帝國體製相同的政黨,他得到了中國的大肆支持,雖然現在希特勒還沒有登上總理的寶座,但是依舊是德國的重量級人物,而且德國人都知道中華帝國的援助以及投資盡皆是希特勒爭取過來的。

希特勒對於遠東強國的這位皇帝可謂是非常的崇拜,白手起家建立這樣強大的一個遠東帝國,怎麼能夠不讓希特勒這個人為之瘋狂。

他做夢都想見一見他的偶像。

“唔嗡……”隨著天空響起一陣陣轟鳴,所有的德國人和華僑紛紛看向天空,隻見天空中飛來一支飛機編隊,這些飛機和歐洲的戰機樣式相差不多,但是卻顯得更加強大和耀眼,黑色白色的戰機在天空中盤旋,之後在五架戰機的護衛下,一架巨大的飛機飛了過來,那是中華帝國的皇家專用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