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大結局(1 / 2)

林凡電池研究所的成果是非常興奮,現在的體積雖然巨大,已經可以進行商業推廣了。

這並不是他最高興的,而是這東西完全可以小型化啊。

想想最初的計算機占地三間房,體重幾十噸,最後不也做到了書本大小,性能提高上億倍。

這種新出現的能源塊,如果能夠把體積縮小到火柴盒大小,容納的電能提高上億倍,整個世界的能源係統都會重新洗牌了。

電池研究所出了新成果,核能研究所也沒有閑著。

吳用所長上一次帶著團隊把當前的核裂變電站做到了十噸重量大小。

這一次他帶著整個研究團隊進入第二世界裏麵,借助裏麵可以大幅度集中精神的特點,終於在核聚變方向做出重大突破。

他們團隊在第二世界裏麵建立的核聚變模型已經成功運行三天時間了。

從現在觀測到的數據上看,隻要繼續提供燃料,整個聚變還可以無限進行下去。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人造太陽,吳用他們造出來的這顆太陽已經在第二世界閃爍了七十二個小時。

可惜的是林凡他們進入的第二世界,跟吳用他們的第二世界並不相通。

因此林凡隻能夠從視頻上參觀這個曆史性的時刻,他看到在漆黑的太空中,一顆新的太陽亮起。

就算是白天的時候,在星球上也能夠清楚地看到這顆太陽。

現實世界的網絡上,已經有不少的發出了拍攝到的相片。

大家都在討論:這項技術是不是在現實世界裏麵也可以複刻出來。

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清楚:第二世界上做出來的東西,現實世界裏麵就能夠做得出來。

唯一區別就是花多少代價的問題。

對於核聚變的研究來說,這是人類的未來,是人類未來能源的方向,隻要能夠技術領先,花再多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畢竟這個世界越來越依賴能源,沒有了能源人們不要說使用各種現代化的工具,就連最基本的生存都非常困難了。

純體力勞動進行種植,根本無法養活世界上的幾十億人類。

吳用所長把這段視頻展示出來的目的隻有一個:要錢!要人!要物!

在第二世界裏,他是把實驗室建立在太空中。

現實世界裏麵,這個實驗室需要建立在遠離人煙的沙漠地帶,但現在卻成了一個問題。

原因有些簡單:精細集團的沙漠開發計劃,已經把華國境內所有沙漠全部規劃成為了農莊,蓄水池的修建早就開始進行。

許多蓄水池都已經開始動作,沙漠農莊在各個公司的推動下,前期的工作早就開展起來了。

以前的沙漠,現在到處都是一片片的綠洲,在國內是無法修建這樣的實驗室了。

艾買爾卡合眾國適時發出了邀請:他們希望這個核聚變實驗室可以建設艾買爾卡的五十一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