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自那次在陵園發生意外之後,一直昏迷不醒。
趙毓瑤試過多種方法施救,都無法讓他轉醒,反而是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就像被人抽走了靈魂,隻餘留下一副軀殼。
盡管每日以參湯吊命,但仍是無法扭轉他生命走到盡頭的結局。
兩個月後,太上皇安靜的離開了人世,餘留親人無盡悲傷。
武帝傷心過後是雷霆之怒,派出五十萬周重兵,誓要一舉滅了苗疆。
沈霄本想請命奔赴戰場,但武帝想到妹妹即將生產,妹夫若是不在,那可不行。
便轉而派出國舅韶將軍去攻打苗疆。
此次戰前準備充足,由韶將軍坐鎮,新晉狀元郎擔任糧草軍需官。
這位狀元郎在珠算方麵有著令人望塵莫及的天賦。殿試那日由百官同考,他一個人對答如流,麵對百餘道珠算題思維絲毫不見紊亂,且他在文學上頗有一番舌戰群雄的本領。
蔣豐台在殿試中一戰成名,這狀元郎的頭銜可謂是實至名歸。戶部工部爭搶著向武帝要人,他們太需要這樣的人才了,最終這位來自民間的狀元郎選擇了去戶部任職。
狀元郎心係百姓,誓要造福於民,讓大周百姓過得富足,人人都能吃得上飽飯。此次他隨大軍去苗疆也算是去鍍一層金,待凱旋歸來,他將會扶搖直上,平步青雲。
此等百年難得一遇的人才,真正是前途不可限量。
大周的將士們同仇敵愾,殺氣騰騰兵臨苗疆城下。
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苗疆都沒反抗就直接開門投降了?
苗疆太子還交出了傳國玉璽,表示願意帶著苗疆百姓歸順於大周。
大周眾將:???
都不反抗一下嗎?哪怕射出幾箭意思意思也行啊?
這軍功來得太順利,導致大周將士們非但沒有小激動,反而有點心驚膽戰呢?
這算不算是天上掉餡餅?他們竟不費一兵一卒就滅了一個國家?雖說是彈丸小國,但人家好歹也存在了幾百年不是?
就這麼。。。被他們全款拿下了?
這事太過玄乎,他們自己都不信好嗎?
為此,幾十名將軍正襟危坐,特意開了一天一夜的會來商討該要如何抉擇?
討論的結果就是先派出一隊斥候進城一探虛實,畢竟苗疆擅長祝由之術,不知這其中會不會有詐?
一百名斥候進苗疆城繞了一圈,三日後一個不少的回來了。並且個個滿麵紅光,精神抖擻,表示苗疆眾官員待他們猶如座上賓,這三日包吃包住不說,還差點包落戶。
苗疆眾官員表示大周將來如若能善待苗疆百姓,駐守苗疆的將士們的媳婦由他們全包圓了。
苗疆姑娘們一個賽一個膚白水靈,惹得年輕些的單身將士都不想走了。
你想想,駐守苗疆餉銀不菲不說,苗疆此地山清水秀,還分發媳婦,這麼美的差事簡直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
他們願意為了大周擴充國土而獻身,隻要與苗疆女子通婚,長年累月置換人種,再以文化習俗來同化他們,不出五十年,苗疆將被大周徹底並入囊中。
後來在慶功宴上,韶將軍灌醉苗疆太子才知道,其實苗疆多年在夾縫中生存,四周不論是大中國還是小國,誰都能對著他們踩上一腳。
這種境地還是此任苗疆王上任之後,仗著與周帝有幾分交情,成為了大周的聯盟國之後才得到改善。
背靠老大哥,有人撐腰之後,苗疆百姓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有尊嚴的日子。
但因著大周與倭國那一戰,那些與苗疆接壤的國家又開始不安分起來。他們認為大周因為抗倭那一戰國力衰減倒退,已無暇顧及苗疆,便開始變著方兒欺辱苗疆。
苗疆百姓苦不堪言,苗疆國力越發落後,於是苗疆王和眾臣商議,如此下去苗疆早晚會被諸國瓜分掉,還不如在他們聯合侵略之前直接找個強國歸順算了!況且幾百年前的前朝他們苗疆也曾屬於大周,如今隻不過是歸回原位而已。
再則,苗疆王也有他自己的私心,便想出了一招一石二鳥的計劃,由他來激怒大周皇帝,給他們一個出兵苗疆的理由,然後順理成章歸順,達到背靠大樹好乘涼的目的。
韶將軍頗為唏噓,覺得苗疆太子過得挺不容易,於是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當晚兩人喝了個爛醉,還搞了個結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