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塙保已一
【日】久米原一著
劉長祿劉榮琴編譯
導讀
在沒有盲文的時代、一個五歲便雙目失明的窮人家的孩子,是怎樣學習文化科學的呢?後來又是怎樣編修了對研究日本文學和曆史必不可少的、五百三十卷六百六十六冊的巨著《群書類從》的呢?事跡感人,不可不讀。
1雙目失明的孩子
“保已一,你去不去山裏撿栗子?”附近的孩子們來邀他。
“去,你們帶上我吧。”眼睛看不見的保已一高興地扶著門框站了起來。
正在一旁做針線活的母親對孩子們說:“保已一眼睛看不見,你們要對他多關心一些,千萬不要欺負他!”
“你放心吧,阿姨。我們不會欺負他。”孩子們一齊保證說。但是,他們畢竟正是淘氣時的孩子。
“保已一,把手張開我給你一個栗子,你要使勁攥住!”一個孩子把帶刺的毛栗放在他手裏。
“哎呀,疼死我了!”保已一哭著把刺栗扔了出去。這時大家哄堂大笑。
保已一雖抽搭著哭,但還是想和大家一起玩,便懇求說:“喂,回家後我不對媽媽說。希你們以後別再欺負我了。”
孩子們也確實覺得保已一可憐,以後再沒欺負他。
塙保已一,1746年5月生於武藏國保木野村(現在的琦玉縣);父親是一個農民。
保已一三歲時得了眼病。母親很擔憂,每天背著他去八裏以外的地方找眼科醫生給看,即使刮風下雨也要去
但是,保已一的眼一天比一天壞,五歲的時候雙目就完全失明了。
“神呀、主呀,請把保已一的眼睛複明吧!”
媽媽虔誠的祈禱沒有任何效果,保已一的眼睛再也見不到光亮了。
從此保已一就不能常和附近的孩子們一起玩了。苦惱是沒用的,他開始讓人給讀書、給講故事。
後來一吃完晚飯,保已一就央求說:“媽媽,給我讀書吧!”這時媽媽把故事書拿來,在微暗的燈光下,給他讀了一遍又一遍。
保已一規規矩矩地坐著,稍稍歪著頭,聚精會神地聽著。緊閉的雙眼、幹瘦的臉龐,媽媽看著保已一這副摸樣總是偷偷地擦眼淚。
保已一是一個記憶力很強的孩子。媽媽給讀的故事,第二天晚上他可以一點兒不差地說出來。
“真沒想到,保已一的記憶力竟這麼好!”爸爸稱讚說。
村裏的人們又說:“保已一,像你這樣記憶力好的人,是不是應去江戶(現在的東京)讀太平記?”
“太平記是什麼書?”保已一問道。
“它是寫過去戰爭故事的,共四十卷。把這書背下來,或在路旁給大家講、或被有錢人家叫去給說,這樣就能掙錢過日子了。”
保已一聽了很激動,心想:我一定去江戶讀太平記!
這時,突然發生了一件令人悲傷的事,保已一事事依賴的母親因得急病死了。
保已一十分悲痛,一時飲食難咽。但時間一長又振奮起精神,他想:“媽媽平時總說,即使眼睛看不見,隻要努力也能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是這樣,我要堅強,我要去江戶學習!”
保已一多次懇求父親說:“請讓我去江戶吧!”但父親就是不答應。最後經不住保已一的熱心懇求就同意他去了。
1758年3月,保已一十一歲的時候,由熟人綢緞商領著去了江戶。他穿著有條紋的上衣、穿著草鞋、紮上裹腿、腰裏掛著母親留給的錢包、手拄著一根長長的拐杖,就這樣去了。
2把兩手綁住
保已一到了江戶,去四穀的雨宮檢校處當了一名學徒。所謂檢校是管理盲人的一級官員。
那時,盲人一般是靠彈琵琶、彈三弦或給人按摩和針灸來維持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