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45章 【東方傳媒大亨】(2 / 3)

收購過來了,還得消化好,不然容易虧損。

所以,林祖輝將後世的八卦周刊精髓講了一些,讓梁冠輝熟悉一下。

梁冠輝聽得目瞪口呆,老板這些用詞真的好厲害,讓人忍不住大聲稱讚。

“記得,不要說是我告訴你的!還有,我們的八卦周刊雖然可以在措辭上用的吸引人,但也還是要向《明報周刊》看齊,不要去太得罪娛樂圈的人,以免造成公憤。”

“恩,老板放心!八卦雜誌和娛樂圈的明星關係反而好,有些明星還專門聯係八卦雜誌的記者出新聞。”

梁冠輝離開後,林祖輝伸伸懶腰。

真TMD爽!

黃玉郎說的對!

自己不到一年時間,便可建立一個傳媒帝國!

7000萬收購《天天日報》七成股權和天天彩印全部股權、6600萬拿下英皇道新聞中心、900萬購買康民工業中心、2500萬拿下《清新周刊》。

再加上萬輝傳媒旗下的7000萬物業(升值後)、《男人幫》雜誌、《GOOD》雜誌、《資本》雜誌。

他的傳媒帝國已經成型!

.......

I.T時裝的會議室,林祖輝簽下了股權轉讓協議書,將自己的股份部分給了關嘉慧和蔡寧。新的持股情況是:林祖輝持股20%、關嘉慧持股30%、蔡寧持股20%、潘廸生的離岸公司持股30%。

潘廸生之所以將自己的股份轉到離岸公司,是擔心媒體造謠他和關嘉慧的緋聞;一是不利於他和楊紫瓊的發展,二是擔心林祖輝心裏有意見。

而潘廸生本身沒有在公司擔任具體職務,一向以顧問的身份出現,林祖輝也是如此;儼然,I.T時裝零售成為了女兒國。

雖然女性經商有缺陷,但架不住關嘉慧和蔡寧背後有林祖輝,公司背後還有潘廸生照看,所以發展非常的順利;再說了,管理層中,男性比例還是稍大於女性。

簽完股份轉讓協議後,林祖輝笑著說道:“終於可當從I.T事務抽身開了!”

“不準!”

“不要!”

兩女同時嬌喝道。

關嘉慧可憐兮兮的說道:“你就忍心看我們兩個弱女子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萬一我們要是搞砸了,你兒子以後就沒有奶粉錢了!”

林祖輝沒好氣的說道:“什麼亂七八糟的,公司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你們最應該依賴的是職員和管理層。我一個外行的人,還能有多少好主意!”

嚴格來說,林祖輝對於I.T最大的貢獻就讓其代理馬丁靴、李維斯牛仔褲;

當然了,I.T就是憑借這兩個品牌一炮而紅的。

至於店鋪裝修、廣告宣傳、店員培訓等,他都提過一下意見,畢竟後世的眼光還在,再加上這一世也有眼光。

會議室隻有三人,關嘉慧連忙跑到林祖輝後背,趴在他身上撒嬌。

“你就幫我們看著嘛!沒有你,我心裏總是不踏實。好不好?”

“沒說不幫你們看著!這不,我打算帶你們去認識個銀行的人,然後讓I.T獲得大量的貸款,好準備開分店了。今年我們至少要開十家分店,快速的擴張才是企業發展的硬道理。”

I.T時裝集團的未來可以在香江開設大大小小的100多家門店,這樣才符合潮牌巨頭的風範。別看香江地方小、人口少,但其實一年的旅遊客人也為零售貢獻了很多,市場潛力不可小窺。

“這還差不多,晚上獎勵你怎麼樣!”

關嘉慧做的了鬼臉,左眼閉、右眼睜、嘴角歪,讓林祖輝想到十三姨。

......

三月伊始。

傳媒界突然爆出,萬輝傳媒要斥巨資辦八卦周刊,頓時讓明報集團、東方報業緊張起來。

這個時候沒有人敢小窺萬輝傳媒,畢竟由萬輝傳媒主導的《天天日報》自一月下旬以來,高薪挖角、大作廣告宣傳,斥巨資升級《天天日報》,已經讓各大報社人人自危、銷量下跌了。

有業界資深人士評價道:“這真是一個不幸的情況,令人悲傷的是人家不想腳踏實地逐步經營。恪守正統的經營,實在耗時太長、耗費的精力太多;也許你經營幾十年的勞動所得,還比不上別人利用股市一年所獲得的成果。”

這是一個老成而保守的報社老板的評價,這類評價在老一輩經營者中很有市場。

但商場都是拿實力說話,《天天日報》5000萬的真金白銀砸下去,這就是實力;而《天天日報》的升級版尚未麵市,其銷量就在短短的40天裏,從13.2萬增長到15.5萬,而且增長勢頭很好。

而《天天日報》和廣告商們簽下的對賭協議,需要最低18萬的銷量,廣告費才能按照20萬的基數支付,否則廣告費減半。

憑借這個對賭協議,在香江也是大搞起噱頭,令《東方日報》、《成報》非常緊張。

他們當然不知道,《天天日報》還有一個‘變相減價’的殺手鐧,屆時他們才知道其中的厲害。

梁冠輝來到林祖輝的辦公室,臉上帶著笑意,看樣子《清新周刊》那邊已經搞掂了。

“老板,《清新周刊》的老板已經答應2520萬的價格出售,我想來問問你的意思!”梁冠輝恭敬的說道。老板給的是2500萬標準,就是不知道多20萬行不行。

“可以,答應他!”

“那好,我和他約個時間,簽署轉讓合約!”

林祖輝叮囑道:“你要去《清新周刊》放出風聲,大家工資漲三成,免得被人趁著人心波動的時候,被撬了牆角。還有,《清新周刊》收購過來後,原主編可以不變,但是工作你要親自抓一下。”

《清新周刊》一年盈利不到500萬,正常需要5年才回本,但雜誌這個東西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所以他們老板願意套現走人。

而對於林祖輝來說,首先收購的資金都是從股市、外彙來的,他不心痛;其次,他覺得在大企業的經營下,《清新周刊》回本也許隻需兩三年。

“好的,老板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梁冠輝連忙表態道。

如今公司發展太快,高層誰不是一個人當兩個人用,當然任務都安排在一個合理的範圍。

最後,林祖輝說道:“《清新周刊》收購之後,我們還是要做些改變,就以‘一開三賣大包’的策略,來打開市場吧!”

所謂‘一開三賣大包’策略,就是:‘開’是一個麵積單位,一開的尺寸差不多是82*110mm,一開三就是一頁的大小有A4尺寸左右(240*300mm);至於‘賣大包’就是粵語中的‘便宜大甩賣’意思,經常會被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