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哭笑不得的看著這張回信,還有一名拿著一團散著臭氣布包的魏兵,那魏兵手足無措的看著魏延,生怕自己被一刀砍了。
魏延哭笑不得,揮手叫那家夥走開了。
郭淮是一個極聰明的人,文武雙全,他更是深通兵法。
如果他真要安排一個陷阱,那麼魏延已經落入到陷阱裏了。
魏延回到現實之中。
眼前的峽穀,明為峽穀,更像是山中的一道夾道,西高東低。
峽穀中間,是一片碎石灘,一道道的河水,從碎石灘之中穿過。如果郭淮派士兵到這裏來,根本不可能是來打仗,這裏更不能駐營,一遇水,營房立刻被衝走。
“奇怪,他們好像是在雨天進入山穀裏。”魏延低聲自語道,“這是來幹什麼?”
就在這時,魏延突然聽到了一聲怒吼。
“別跑,每個人都給我站住!”隻聽到一人怒吼道,“都停下來。”
隻見一匹棗紅色的汗血馬從雨水中鑽出,馬身上,坐著一個強壯的將領。
“是他!”魏延在心裏驚呼道。
在公元229年的秋天的夜雨之中,魏延看到了那個男人,在《三國演義》中,那男人是在陳倉道口被他一刀所斬,而在秦嶺之中,那個男人,卻是他的生死戰友。
回到這一年的春天。蜀漢與曹魏之間的大規模戰鬥,在公元229年拉開了序幕。
春,魏延突然被召到諸葛亮大營,這是蜀漢準備攻擊的序幕。
作為曹魏政權的西線主將,郭淮決定利用機會,發動突襲。
“魏延有子午穀奇謀,但子午穀並非秦嶺之中最險峻的峽穀,各位,儻駱道才是。”郭淮大聲說道,“我率精兵三千,三天之後,就能出現在漢中城外。”
三千精兵,攻城顯然是不夠的,但是兵貴神速,這也是手頭上能拿得出手的人馬。不是魏延有子午穀奇謀,郭淮也會突襲。
“將軍,儻駱道時隱時現。”一名參謀秘書說道,“您知道的,儻駱道是秦嶺中第二難走之道,比子千穀還要難走,更重要的是,要不斷穿越山穀,我們需要找到山民帶路,或者,跟著河水走。”
郭淮沒有說話。
還有一種說法,一旦在山穀中遇到迷霧,可能會走到另外一條道上去……
秦嶺中的傳說,郭淮當然也聽過。
黃泉古道,已經成為人嘴裏的禁忌,而且大家總是說,那條道離儻駱道最近。
唯一的原因是,儻駱道是黃泉道外最為奇險的道路,也可能是最像黃泉道的山路。
與傳說中的黃泉道的地形相同,儻駱道穿山而過,由數條小路拚湊而成,而且,也要穿行數條河穀間。
“我也說實話,”郭淮低聲說道,“我用三千精兵,當然不是攻城。諸葛亮此行,肯定是準備發動大規模進攻。我用三千人的軍隊,直攻漢中,大家覺得,諸葛亮會有什麼反應?”
曹魏軍中,法令極嚴,萬一說錯了,到時追究責任,說不定就被一刀給砍了!
寂靜之中,隻見人群中有人說話了。
“諸葛亮可能會調動大軍。”那人叫做王雙,西涼人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