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總以樓蘭賦詩,讓人總以為樓蘭在唐時做了什麼讓唐人憎恨的大事,其實此時的樓蘭早已是一片廢墟,唐時根本不存在樓蘭這個國家。
混亂,難以治理,就是此時西域的現狀,而此時這裏,有三方勢力在彼此製衡角逐。
大唐,吐蕃,大食,當然,還有被打碎的突厥一些殘餘勢力,可以說西域的亂,讓人有一種想抽絲剝繭都無從下手的感覺。
鴻臚寺的官員到時,李弘將那本冊子遞給他。
“本宮對樓蘭這個國家很感興趣,不過樓蘭早已滅國百年,不知道其後裔都到了何處,這裏可有樓蘭後裔的名字?”
“回殿下,這個臣也無從知曉,不過當時樓蘭滅國,國內百姓卻也並沒有多少傷亡,樓蘭王室也體麵的存在了下來,隻是後來缺了記載。而樓蘭在極盛之時,勢力遍布羅布泊周圍,甚至延伸到阿爾金山,波密這些地方。”
“你的意思,樓蘭血現在已經融進了許多西域國家的血脈之中。”
“殿下聖明!”
李弘擺了擺手,那個鴻臚寺官員躬身退下,看來此時想找真正的樓蘭後裔已經幾乎不可能了,樓蘭血融入了西域諸國血脈之中,亦如後世再也找不到一個純粹的鮮卑人,僅留了慕容,長孫,上官,獨孤這些鮮卑姓氏而已。
李弘隨意在西域諸國女子這裏看了一遍,也未重點圈點一人。
本來李弘已經不再打算細看,不過一個名字閃現李弘眼角,那是一個四字名字,應該是音譯,格桑梅朵。
“有意思,吐蕃看來在長安這邊也派有不少國內貴族女子,不知道到底什麼用意。”
李弘也很是隨意用朱筆在格桑梅朵這個名字下畫了一個圈。
格桑梅朵,八瓣格桑花,誰能找到就能一生幸福。寓意挺好,李弘此時也有心接觸一下在長安的吐蕃貴族女子。畢竟吐蕃是大唐此時最大的強敵,吐蕃,李弘必須認真謹慎對待。
一本冊子,李弘隻點了兩人,這兩人是必須進國子監女學的,至於別的女子,可進可不進,隨她們自己心意。
身為東宮儲君,李弘此時朱筆圈注,自有大唐官員去尋訪這兩位女子,無論她們在本國是什麼身份,在大唐,天子之子的意誌,她們也不能違背。
一日無話,第二日的含元殿,注定會掀起一場驚天風暴。
這場風暴先由九寺中的鴻臚寺起源,今日大鴻臚上奏,在長安城中的諸國公主貴女極其仰慕大唐文明,天朝文化,幾次找到鴻臚寺,表達她們想入國子監求學的願望。
大鴻臚話音剛落,朝堂就已經炸鍋。
“番邦蠻夷之女,果真不懂教化,竟是生出這種心思!”
“若不然她們怎麼是番邦蠻夷之女呢!”
…
“皇後娘娘,老臣以為,這種事情,授權大鴻臚直接推掉就好。番邦女子不懂教化,才會有此一說。”
。您提供大神染血的羽毛的我母後是武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