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恒羅斯之戰(1 / 2)

李弘能說什麼,此時隻能將砝碼交給自己的太子妃裴氏。此時藏著掖著倒是更容易讓自己的太子妃胡思亂想。

裴氏拿著細看,這小飾品長的確實很特別,有些像秤砣,卻小的多,仔細去看,竟然上麵還有一個記號,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完全的看不懂。

看裴氏懵懂顏色,李弘自然明白,她是看不懂上麵十克的標記的,阿拉伯數字加拉丁文字母,就此時唐人的知識儲備,那是真看不懂。

雖然景教在大唐已經開始傳教,其實傳播範圍並不廣,再說,景教傳教也是將教義翻譯成漢文以後才傳的,拉丁文對於唐人來說,極度陌生。

“殿下,這東西真特別,怎麼戴的?”

李弘嘴角抽了抽,看著裴氏,這是拿十克的砝碼當掛件還是當耳墜?要不做個吊墜,用繩子或者項鏈掛脖子上。

“好了,逗你玩的,這不是飾品,是本宮最近想到的一個小玩意,用來稱重的。”

“那這什麼意思,一豎,一個圈,這邊一個圈還帶一個勾。”

“大食那邊用的數字,高盧王國用的字母。”

“哦,沒想到這樣一個小物件,竟也有這麼多東西。”

裴氏將砝碼交還給李弘,她對稱量到底沒什麼興趣,對大食和高盧也沒什麼興趣。

其實這個時代,唐人對歐洲和西亞北非那些國家真沒太大的興致,簡稱這些國家撮爾小國,番邦蠻夷,若是大唐對它們有興致,怕是後代的曆史早就該改寫了。

就唐軍此時的戰力,麵對此時藍星上任何國家,那都是腳踩在對方臉上,踹地上可勁摩擦,使勁輸出。

這就是大唐的實力,兩萬安西軍都足以讓幾十萬阿拉伯軍隊止足不前。

曆史上阿拉伯帝國唯一和大唐軍隊正麵交鋒的戰爭,恒羅斯之戰。

公元七五一年,阿拉伯帝國軍隊呼羅珊指揮官阿布.穆斯林與中國唐朝軍隊在中亞內陸怛羅斯進行了一場交戰。

這場戰爭阿軍出動了約十五萬人,唐軍則出動了兩萬安西軍和一萬葛邏祿軍隊,雙方在恒羅斯激戰,由於葛邏祿軍隊臨陣倒戈,唐軍腹背受敵,最終阿軍取得了勝利。

公元七五一年,為天寶十年,此時的唐皇是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孫子李隆基,高仙芝任安西節度使。

此時的安西軍可以說軍力強盛,但不是最強。

雖然這場戰爭失敗,不過以兩萬對陣阿拉伯十五萬大軍,還是在友軍叛變倒戈的情況下才輸了戰爭,也足見唐軍此時的戰力如何了得。

其實還有一種記載,這次參戰的阿拉伯軍隊有三十萬,若是這個規模,唐軍的戰鬥力則更為恐怖。

其實李弘倒是認為十五萬和三十萬的記述都對。其實這個時代的戰爭,一般說軍隊多少多少萬,也沒個具體依據。

比如像一些戰爭,動輒雙方參戰規模上百萬,其實是將一些非戰鬥人員,比如裹挾的百姓,負責押運糧草的民夫也都算上了,這些人也就是充當炮灰的角色,浪費對方的軍械和消耗對方的體力。其實參戰的正規軍也就十幾,最多幾十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