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自然不會有妃子伺候別的男人這種事,但皇室能影響民間,民間也能影響皇室。
況且大唐皇族其實一直很亂,高祖時期,齊王李元吉就和後宮嬪妃有染,所以,你認為的兒子其實也可能是孫子。
太宗時期,更是荒唐事多,他的妃子,來曆都是五花八門,有二婚的,有兄弟的,你能保證每個妃子所出都是他的骨血?
世風如此,嫡庶就是天壤之別,大唐皇族本身也亂,嫡庶還是要嚴格區分開來。
作為武媚娘和李治的嫡長子,他的妻子自然身份極其重要,太子妃這個名份可是極重。
武媚娘此時想著兒子的事,到底是心思亂了,桌上奏折,武媚娘也無心批閱。
走出大殿,在外麵站了一陣,武媚娘心思才稍微平緩。
東宮宿衛離開長安,前往焦東村請幾位老農到東宮種菜,這事武媚娘也是知道,不過這事她並未放在心上。
隻是覺得弘兒這孩子,在對民的態度上,倒是和太宗有幾分相近。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當年,太宗皇帝在寫下這句話時,她還是太宗身邊的一位才人。
而此時,在自己兒子身上,她看到了曾經那個人的一些影子。當然,對那個人武媚娘其實感情不深,畢竟那時候的她,在他身邊僅僅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才人。
夜深了,第二日,李弘早早就來了紫宸殿,和父皇說了會話,告訴父皇他讓人請幾個老農到東宮種菜這件事,高宗李治聽了,很是高興。
李弘本想著父皇會說他幾句,畢竟是東宮,他讓老農進東宮,李弘覺得還是有些不合適。然而完全沒那回事,父皇聽了很高興,看來在對民這件事上,父皇看的也極重。
都說武媚娘做女帝時,頗有貞觀遺風,此時在李弘看來,父皇受先皇的影響也很大。
早朝退了,武媚娘也來了紫宸殿,看到弘兒也在這裏,就過來拉著弘兒的手,在兒子手背輕拍了幾下。
“弘兒,明日你去禁苑一趟,楊韋幾家的年輕後輩明日要在禁苑踏青遊春,你去陪陪。”
“全是女子?”喵喵尒説
“你心中明白就好,好好陪陪她們,有心儀的告訴母後。”
武媚娘在合璧宮時就和李弘說過太子妃之事,此時自然沒過多遮掩。
她對裴氏的不喜,這宮中誰又看不出來。
“弘兒,你的東宮還是女人太少了!”
那裏李治來了這麼一句,李弘差些就脫口而出,東宮上千的宮女,你們還說東宮女人少。
好吧,若說嬪妃,確實是少了,李弘此時就一個正妻。
“弘兒,作為太子,不要太專寵一人。”
武媚娘此時在兒子耳旁也說了一句,李弘本能的看向自己父皇。
這還真是親媽啊!看看,若是父皇寵幸別的女人,武媚娘是非要弄死不可,那是連親姐都下得去手。可是對兒子,她的態度就是不讓兒子獨寵一人。
。您提供大神染血的羽毛的我母後是武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