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上的課。

老劉給學生們呈現完這個學期取得的成績,有好的,也有不足的。

簡單講述未來的一些期許後,改為自由交流,讓底下的學生暢所欲言,提出意見。

看看大家有哪裏做得不到位,能加以改進的缺點……諸如此類。

老劉的教學習慣。

原來高一所帶的7班學生早已熟悉。

所以交流會上,一開始全是7班的學生領頭發言。

除了指出不足,也有人提出合理的建議。

比如成立學習小組,采用班會費的形式,給每次考試中取優異成績或明顯成績的小組,獎勵筆記本,書本,鋼筆等等有意義的行為。

雖然禮輕,但能作為另外一種肯定和認可。

能激勵大家更有信心的學習。

不至於一學期下來,全是看著前麵的學生在領獎,自尊心受挫。

也有學生認為:未來每個月,要不要抽出周末的一天時間,全班組織一塊去郊遊,舉辦戶外有益身心的活動。

這樣做的目的。

不僅能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和平相處,也能釋放平時積攢的壓力和苦悶,維持思想上的健康。

由於不少提議特別客觀,且有道理。

老劉讓班長清宮璃記錄下來,采用投票的方式,征求全班的集體意見。

投票通過的建議。

老劉繼續讓大家討論細節,爭取下學期開學就能派上用場,以全新的麵貌。

如火如荼的討論會結束。

校內有不少車輛開了進來,停在校道上。

回家遠的學生,領過成績條便跑回宿舍拿行李,朝校外跑去。

市區內的學生,悠閑的等著家長來接走。

每回學期末,相似的場景會輪番上演。

班級門口,校門口,熟識的學生朋友,開始話別。

站在國旗下麵的台階上,清宮璃想起半年前,她就是站在這裏送馮萌萌和林柳瑤她們遠去來著。

“染希,你爸媽來接你嗎?”清宮璃問道。

墨染希搖搖頭,“他們學校放假比我們這邊晚兩天,我媽聯係我,讓我直接搭車回家就好。”

“那你是打算今天回家嗎?”

“今天明天都行。”

“不如明天吧,放在我家的行李不是還沒收拾嗎?你今晚看看家裏有什麼要帶的,先準備好,明天我送你回去。”

“好啊。”

路白澤回男生宿舍幫同桌老黑整理行李,除了小型的物件塞在桶盆裏放著,涼席和被褥都要帶回家去清洗一遍,下學期再帶過來。

學校這邊在學生離校後,會組織消殺。

因此大家能清空私人物品,盡量清空。

從宿舍出來。

路白澤問道:“老黑,這麼多行李,你一個人拿得了嗎?”

老黑表示沒問題,“等下上了公交車,一路到家,不用怎麼拿,下了車我爸會開三輪接我。”

“你妹她們也放學了?”

“早放了,現在估計在家裏幫忙幹農活,對了,白澤,假期,你要不要來我家那邊玩,我們家之前種的番薯還有很多。

可以窯番薯,芋頭也可以,我們那假期得空沒事做,經常到地裏玩這個,你可以當成一般的農家樂,放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