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同學請聽題,這是一道模擬穿越沙漠的問題,旅行者可以憑借地圖,利用初始資金購買一定數量的水和食物,從起點出發,在沙漠中行走,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天氣,可以在礦山補充資金或者資源,目標是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終點,並保留盡可能多的資金。”
張築生老師把試卷分配給王新兩人,看了一眼時鍾:時間限定在15分鍾,請兩位學生抓緊時間讀題與作答。
15分鍾,要比前兩局的時間多了5分鍾,看來這道題目確實有些難度,王新屏氣凝神,開始快速讀題。
既然要穿越沙漠,需要憑借地圖,首先,王新對地圖進行了研究。王新向後翻頁,找到了地圖,發現竟然不止一張地圖,而是三張,王新又回到前邊閱讀題幹,發現這裏需要選擇一張最優地圖進行解答,作為最後的結果。
怪不得給了十五分鍾,原來不僅僅是解決一張地圖的穿越問題,這其中還涉及到比較,所以必須得把三張地圖的最優解全部求出來以後,才能給出答案。
王新心裏有了判斷,繼續閱讀給出的其他限製條件。
(1)遊戲開始的第0天,旅行者位於起點,必須在截止日期或者之前達到終點。
(2)穿越沙漠需要水和食物兩種資源,水和食物質量之和不能超越負重上限,若在未到達終點之前消耗完水或食物,則穿越行動失敗。
(3)每天的天氣狀況分為“晴朗”、“高溫”、“沙暴”三種狀況之一,沙漠中所有區域的天氣狀況相同。WwW.com
(4)每天旅行者可以從某個區域到達與之相鄰的另一個區域,也可在原地停留,沙暴日必須在原地停留。
(5)旅行者原地停留一天消耗一個單位的水和食物,行走一天消耗的資源數量為停留一天消耗的2倍。
(6)旅行者達到終點後,可以退回多餘的水和食物,但退回價格為購買價格的一半。
(7)旅行者通過礦山時,可通過挖礦獲得資金,挖礦消耗的水和食物為3個單位,停留但不挖礦則依然消耗1個單位,沙暴日也可挖礦。
(8)負重上限1200千克,初始資金1萬元,旅行時長最多30日,挖礦收益1000元。
(9)水每箱質量3千克,5元每箱;食物每箱質量2千克,10元每箱。
(10)晴朗日消耗水5箱,食物7箱;高溫日消耗水8箱,食物6箱;沙暴日消耗水10箱,食物10箱。
王新看了看密密麻麻的條件,感覺這道題目確實有些難度,不過好在王新最擅長的就是這種應用數學題目,倒也為難不住他。
隻見王新在演草紙上勾勾畫畫,很快就確定下來要選擇的那副地圖,當然這隻是一種估算,具體結果還需要計算出來才能最終確定。
王新這邊正在抓緊時間計算,對手同樣也在努力。京津冀B組最後一場派出的也是他們的王牌選手,雙方實力都很強大,你追我趕,互不相讓。
王新首先選擇的那張地圖是長相最怪異的,按照一般的理解,人們都喜歡選擇比較符合審美的規則圖形,認為規則圖形帶來的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