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讀書改變命運(1 / 2)

由於提出了重新參加高考這一計劃,王新一家在外公這邊多待了一天,準備到大年初四才啟程回商都。

三個舅舅十分興奮,本來已經平和的心態又掀起波瀾,如果還可以高考,那確實是一件十分值得高興的事情。

幾個舅媽也十分支持,當時外公給幾個舅舅相親的時候,就特別注重家風和家庭背景這一塊兒,找的都是知書達理人家的女兒。

三個舅媽,大舅媽和二舅媽也都上過高中,隻是高考沒有考上,現在都在村裏小學教書,她們兩個最支持自己的丈夫去讀書,正是因為經曆過,才知道讀書改變命運的重要性。

大舅媽非常落寞地說道:“自己有個好姐妹,當時高中成績還不如自己,但高考發揮優異,上了一個大專,後來分配工作留在城市,找了一個老公也是城市戶口。現在逢年過節回來,談吐氣質與村裏年齡相仿的人一對比,高下立判,已經徹底擺脫了農村的印記。”

沒上過學的人宣揚讀書無用論,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那麼高的眼界,不知道受教育後會對自己的人生產生多大影響,隻是考慮著當下,想先掙一些錢。

但大多數人都陷入自己的人生循環走不出來,等到深刻明白知識能改變命運的時候,已經形成了固定軌跡,即便想強行改命,幾乎沒有可能,隻能依靠下一輩,讓他們好好學習,看是否能夠獲得新的轉機。

但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各種主客觀、可預知不可預知的影響因素存在,又導致自己的孩子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還是走上了和父輩一樣的打工路,然後繼續在自己的人生循環中兜兜轉轉,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有時候,不是他們不努力,一些人也很努力,確實賺到了一些錢,不過到最後發現,可能辦了一場兒子的婚禮、生了一場治療不了的大病,就徹底返貧,風險承受能力十分弱小。

而如果在學業上有一番成就,不說多,就算是上了一個很普通的大學,可能命運就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不僅僅是工作以後對養老和醫療的保障,還包括人脈圈的提升。王新至今都記得自己重生前,兩個親戚生病,一個是沒有什麼知識的農民;一個是單位裏麵的中層管理者,大學本科畢業。

兩個人同時在愛心眾籌網站上籌錢治療,那位農民親戚,隻籌資十萬,但是籌了一個月,連王新也在朋友圈幫忙轉發了很多次,也隻籌到了一萬多元錢,周邊都是沒有錢的親戚,大家想幫忙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反觀那位單位裏的親戚,三天時間,直接籌夠五十萬,五天後被推進手術室,做了那個成功概率不足10%的手術,由於錢到位,沒有耽誤時間,竟然僥幸成功保命,又可以繼續健康地活著。

而那位農村親戚,就沒有那麼好的命,一年時間,由於籌不到手術費,最後隻能保守治療,不到兩年,撒手人寰。喵喵尒説

這或許是一個過於極端的案例,但卻是我們這個社會血淋淋的現實,有了知識,很多方麵真的會有巨大的差異。

大舅媽可能現在並沒有考慮那麼多,她隻是單純覺得如果自己那個朋友通過知識徹底改變了命運,現在有了這麼好的機會,她也想讓自己老公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家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