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自己那幫初中同學朋友要知道自己當選這樣一個職務,肯定會驚掉下巴。
因為在大家的認知中,王新的學神角色已經深入人心,應該是往課代表或者學習委員這個方向努力,想不到竟然成為了體育委員。
以學習見長的王新竟然要在體能方麵開始突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體育方麵的人才都屬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大塊頭。
王新肌肉並沒有誇張的發達,還這麼聰明,怎麼看也不像是體育委員的最佳人選。
不過既然大家給了自己這樣的機會,王新不會拒絕,他覺得自己雖然不是特別在意這些職務,但大家看得起自己,那自己就要把這方麵做得最好,讓所有人都覺得選擇沒有錯誤。
選完了班委,接著又見了語數英、理化生和政地老師,加上教曆史的班主任老師楊山丹,所有老師都已經出現在了王新的視野中。
王新對每個老師實力進行了評估,發現都是一等一的強。不愧為省重點中學的實力,老師的水平就是高。
高中和初中最大的不同是經過了中考,已經分流出去了一部分同學,按照1999年豫南省的中考分流比例,大概有40%的人上了普通高中,60%的人去了職高或者技校,或者離開了學校,開始在社會上打拚。.伍2⓪.С○м҈
這個比例一直沒有太多改變過,王新記得即便到了2020年,這個比例在豫南省依然在50%-55%上下浮動,全國最低。
也就是說,經過9年義務教育後,有一半的同齡人已經走上其他道路,根本就沒有機會去參加高考的競爭。
這個比例在每個省份之間也有區別,比如有些省的高中錄取比例會更高一些,但也就是60%左右,有一些和豫南省差不多,比如說江南省,總覺得本省內學生素質高,被中考阻擋了一大批有希望上高中考大學的有誌之士。
省內不同區域差別也很大,城市的錄取比例要高農村不少,在這個時代,豫南省內像商都市、洛城市這些比較大的城市,錄取比例差不多能到60%,但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貧困農村,這個比例就十分的低。
還是經濟發展不均衡造成的,高中成為每個人人生第一次的分水嶺。
雖然現行的中考製度可能不是對每個人都很公平,但是王新明顯發覺高中這些同學的素質要比初中時期高很多,至少從表麵上看,大家都十分和善可親。
畢竟義務教育階段,不可能拒絕任何一位學生,即便一個學生在學校表現很惡劣,學校幾乎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他離開學校,除非他主動離開。
而高中,由於經過中考的洗禮,這部分被稱為渣子的學生和大部分考不上高中的人,都被職高、中專或者社會接收。
很多人會發現一些學生霸淩事件基本上都發生在初中時期,或者職高、中專見多,在普高反而是比較零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