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看到本小組四支隊伍已經到齊,就開始宣布本場比賽的規則,本場比賽采取的是計時賽方式,7名隊員逐一上場,共同完成一套試卷,每人隻有30分鍾的時間,7個人210分鍾,也就是在3個半小時內,完成這場比賽。
比賽隊員上場順序由各組自由確定,但比賽完成後,參加完比賽的同學需要坐到另外的地方去,不能與沒有參加比賽的學生進行交流,保證不能漏題,防止同組隊員可以提前進行計算。
試卷題量比較大,各種題目類型都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戰術安排,最後賽事組委會人員會統計試卷的總分數,作為這次比賽的最終結果。
裁判宣布完規則,最後詢問在場的4支隊伍:“你們現在對規則還有疑問嗎?”喵喵尒説
“沒有。”
“嗯呐。”
“妥了。”
“沒毛病。”
四個省隊隊長逐一進行了回答,東北話果然十分有特色,王新不禁想到後世在網上流行的老鐵沒毛病,老鐵666,不禁莞爾一笑。
不過現在還不是輕鬆的時候,這場比賽相當於是一場接力賽,必須安排好隊員的順序,才能獲得比較好的成績,王新作為隊長,開始思索,到底該如何排兵布陣。
崔斌和劉宇軒屬於實力型選手,王新把兩人安排在首尾,崔斌排位第一,劉宇軒排位最後,做到虎頭豹尾,最強開始,最強結束。
喬安琪屬於比較細致的隊員,作為全隊唯一的女生,王新把她安排在倒數第二個出場,主要負責對所有題目進行大致的檢查,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題目。
王新把自己安排在中間,屬於承上啟下的功能,這樣子也可以判斷整個隊伍在比賽中的表現,做出適時調整,引導隊伍發揮出更好的水平。
然後是陳星、劉兵乒和閆磊,都被排在了王新的前後,他們都屬於發揮穩定的選手,安排在適當位置,去做適合他們做的題目,達到效果最大化。
因此王新把上午比賽的出場順序排列出來:第一位,崔斌;第二位,陳星;第三位,劉兵乒;第四位,王新;第五位,閆磊;第六位,喬安琪;第七位,劉宇軒。
大家對這個出場順序沒有異議,王新把名單報了上去,等待比賽的開始。
9點鍾,比賽準時開戰,每隊第一名隊員已經坐在了答題的位置上,其他隊員坐在待命區等候,試卷發了下來,王新遠遠看去,發現果然是厚厚的一摞,心想又是一場勞神費力的答題比賽。
幸好在集訓期間練過速度和難度,以及注重團隊之間的配合,王新覺得呂振峰訓練隊員非常具有針對性,這場比賽,正好可以檢驗這次集訓的效果。
崔斌已經開始答題,王新看著崔斌飛快地在試卷上進行著書寫,思緒又回到了出發前,和馮子君在商都最後一次碰麵。
那個時候,馮子君又要南下開發市場,因為南方對冷飲的需求量比北方要大很多,夏天長度也更長一些。所以,冰雪時光急需要去開拓南方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