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簡單,咱們今天吃飯,你也看見了,大伯和姑姑在村裏過得都不好,咱們可以用招工的名義把他們招過去,讓他們先在味當家總店裏邊幹邊學習,等到未來再開直營店的時候,就讓大伯和姑姑負責經營,你看怎麼樣?”
“好是好,但這和你爺爺奶奶過去有什麼關係?”王勇平有點兒摸不著頭腦,繼續詢問王新。
王新繼續解釋,把中間關鍵環節捋順,“爸,你想啊,如果大伯和姑姑都想去,咱們就鼓勵他們一家人都過去,這樣不僅可以工作,孩子也能受到更良好的教育,你說他們願不願意。”
王勇平點點頭,說道:“那肯定願意,現在都是為了孩子而活,隻要孩子未來能好,父母付出多少都心甘情願。”
“那就好辦了,咱們隻需要給爺爺奶奶說,大伯和姑姑舉家都去山陽市幫咱們做生意,他們的孩子過去沒有人照顧。讓爺爺奶奶一起過去幫助照看下,用這個理由,你覺得怎麼樣?”
王勇平讚同王新的邏輯,說道:“這個理由確實不錯,老人一直覺得虧欠我大哥、大姐很多,如果他們需要幫忙,肯定會去的。”
老人對子女的付出都是全心全意的,自己孩子外出打工,孫子輩都是在家老人帶,就有了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
王新現在的情況不需要老人留在老家帶孩子,跟著子女走,子女到哪裏,就在哪裏安家落戶,繼續帶孩子,這屬於隨遷老人。
這一切還是建立的強大的經濟基礎之上,如果沒有錢,一切都是空想,好在現在王勇平的經濟實力已經可以支持起這個想法。
雖然很多時候說救急不救窮,但如果窮人想努力,踏實肯幹,那為什麼就不能獲得一個機會呢?
王新了解自己的大伯和姑姑,人品都是一頂一的好,重生前,父親去世後,雖然他們沒有什麼錢,但每回來家裏,都給背了很多土特產過來。
特別是有一年春節前,大伯打工從外地回來路過山陽市,知道王新母子兩人經濟遇到困難,大伯都沒有掙幾個錢,他隻給自己留了一個路費,把其他錢全部給了王新母子過年,王新現在回想起都十分感動。
還有自己的姑姑和姑父,有一年到山陽市賣山貨,不想給王新家添麻煩,在馬路旁邊守著拖拉機睡了半個月,那個時候已經是深秋,可以想到晚上有多冷。等到賣完山貨,姑姑和姑父才去王新家,不僅給王新家留了很多上等的山貨,而且還留下500元錢。
這500元錢,可能就占了他們賣出山貨的價值一半以上,但姑姑和姑父義無反顧,把錢給了王新母子。
可以說,重生前的王新就是在這樣的嗬護下長大的,他充滿了感恩之心。
這也是王新為什麼想幫助大伯和姑姑一家人,這些都是極好極好的親人,王新不想看著善良的他們再貧困受苦。
。您提供大神天天滾雪球的重生1998:內卷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