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開放加盟(1 / 2)

王新給馮老板分析道:“豫君餐飲,有咱們本地特色,又有你的名字在其中,這絕對是一個好的企業名稱。”

馮子君有些惶恐,“王老弟,這不合適,不行也把你的名字加入進來吧,咱們叫豫新君如何?”

“那可不成,讀著可沒有剛才那個名字順,再說你是企業法人、公司老板,用你的名字再合適不過,馮老板你就別再推辭。”王新趕緊拒絕。

除了一些必須改變的事情,王新其實還是不想對這個世界的其他事情改變太多,期望還可以盡量順著原來的軌跡發展,這樣自己就可以站在時代的列車上,獲得一些早就知道的紅利。

比如豫君餐飲,本來就是馮子君的產業,現在自己加入進來還占了大頭,那最好是悶聲發大財。

雖然馮子君由於王新的介入,人生道路已經提前發生了轉變,但王新還是希望不要影響了馮子君本來的財運。

辦好公司一切手續已經是兩周後,這時候已經到了八月下旬,轉眼間離9月份開學就剩下一周的時間。

王新一方麵在忙餐飲公司注冊的事情,另一方麵也讓王勇平留意店裏,是否有不僅僅為了吃飯的“有心”客人。

這麼紅火的生意,沒人羨慕是不可能的,過來學習和模仿的人幾乎每天都有。

王新想了一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成本優勢和王勇平琢磨出來的味道配方。

食材渠道那塊兒以後馮子君負責,就不用王新再往農貿市場跑,每天馮子君會把各種食材都送到店裏來,已經形成了良好的供應鏈。

味道方麵,王勇平憑借著廚藝天賦,已經完善與創新了好幾種味道,有些味道連吃慣了麻辣燙的王新都感覺到十分驚豔。

那下一步就要開始招商,正式拓展自己的商業版圖。

王新在廣告文印部做了一塊很大的展板,上麵寫了味當家麻辣燙的招商合作模式與開店成本比較,並對盈利形式進行估算,具有衝擊力的數字寫在展板上,很令人心動。喵喵尒説

展板才掛上去幾個小時,就有人過來谘詢,大家對麻辣燙這門生意都極為看好。

王新也在展板旁邊支了一個遮陽棚,搬來桌子板凳坐下來,解答各種麻辣燙創業加盟問題。

剛開始,大家對王新這個小孩並沒有太在意,而是想等王勇平忙完,谘詢他一些關於加盟麻辣燙的問題。

但是,王勇平一直在忙,就讓王新接待一下,王新出色的口才逐漸征服了眾人,正所謂虎父無犬子,想不到麻辣燙老板的兒子同樣這麼厲害,把兩種模式分析得頭頭是道。

所以,很快王新四周就圍滿了谘詢的群眾。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加盟商計劃王新才是始作俑者。

“小王老板,你們這個店一天到底能賺多少錢啊?”

“這得看時間,正常工作日,每天流水差不多2000元左右,周末流水能達到3500元。”王新倒沒有有所隱藏,把真實的數據展現在大家麵前。

“那你們的利潤有多少呢?”

“因為我們有專業的供貨渠道,所以成本這一塊兒壓得比較低,但質量絕對有保證,控製得好的話,利潤能達到六成以上。”

眾人發出驚歎,心中都在默默計算,那這一天都得掙1000多塊錢吧,還不算上人多的周末,現在在企業裏上班,可能一個月都沒有1000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