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轉(2 / 3)

你爺我隻念過二年書,現在看來真不如那會讀書的會教孩子。

以前我還不懂,怎麼多口舌還在休妻裏。

畢竟咱這鄉下地方,好些個婆子嘴都利,少見那種不會打嘴仗的。總覺得婦人要是太老實,倒容易在村裏和人打交道吃虧。

今日活到這把年紀,似是才將將明白。

聖言就是聖言啊,也很是後悔,在給你們選媳婦時沒考慮到這點。除了你四弟,那是他自己選的媳婦,其他人我都沒想到這個口舌是非。

現在看來,像你媳婦這樣的,她就屬於多嘴還滿不在乎的,真容易讓家散呐。

先是兄弟之間,將來或許還有你的子女。

一個婦人,她真能攪合三代家宅不寧。”

朱老爺子拍了拍朱興昌的肩膀,又繼續道:“現在提這個,就是希望老大你心中要有譜,下下狠心吧,還真不能將這件事當作小事兒。盡快給管好了吧,將來我那兩個曾孫日子也能過的順溜。”

朱老爺子想的比較遠,他還能活幾年?

怕不多囑咐幾句是不行的。

要不然就汪氏那樣的性情,將來做了人家婆婆,容易接著和兒媳婦攪合的翻天覆地。

到時,全耗在內訌上了。

你說這一天為填飽肚子,生活已經夠不容易的。回家再斷官司,那日子過的還有啥意思。

朱興昌仰頭看向祖父,眼睛越睜越大。

他之前隻尋思到自己過的沒滋沒味。

此時聽完祖父這一番話,才意識到還是想窄吧了。

啥叫真疼兒子?

他不將汪氏修理好了,才叫作他這個做老子的對不起兒子。

“娘,不用和她廢話了,讓她麻溜回娘家!”朱興昌道。

……

汪氏到底被送回娘家了,還是崴著腳帶傷離開的。

汪家嶽父比較老實,問道:“咋的了這是。”

朱興昌本想一聲不吭,見到是老實嶽父開門才拉著臉說:“回頭問問你閨女吧,可能耐了,罵小叔子罵小姑子,俺們家人捂不熱她,你們自己捂吧。”說完就甩鞭子駕車走了。

朱老大一副真要休妻的姿態,做的那叫一個足足的。

別說汪家人被嚇了一大跳,連著朱家伯母和孫氏、李氏都有些含糊了,不會是要來真的吧?

又一琢磨,甭管真假,先將汪氏一次性嚇破膽兒總是好事,這樣汪氏往後說話做事能有個顧忌。

以免越來越好的日子,汪氏將來再幹出什麼虎了吧唧的事兒。

汪老娘聽完來龍去脈,氣的不行:

“長孫是從你肚裏出來的,他們老朱家人心咋那麼狠哪。又不是什麼大事,說送就給送回來。

這是日子過好了,現在開始嫌棄你了。

我早就說你婆家不行吧,那叫羊肉永遠貼不到狗肉身上,到了真章還得指望娘家人,你還不拉拔你娘家兄弟,你個虎玩意兒。

再者說,你以前不比這次能作?那時候咋不給你送回娘家來?你想想這裏麵的事兒,說破大天就是有錢了嫌棄糟糠。”

想起朱興德以及十裏八村現在很有名的左家人,汪老娘又嫉妒道:

“你那能耐小叔子不是沒聽見你背後罵的話?

沒聽見就相等於啥事沒有。

可你再看看朱家人那個溜須舔腚樣,不知道都不行,一句壞話不讓人說。現在徹底成了他們朱家祖宗。

你那個不要臉的小姑子更是個攪家精,她就是個倒黴催的,嘴丫子欠的,要照朱家人的想法,往後被窩裏還不能說幾句夢話了呢。”

汪氏被她娘家媽這麼一說,心態上更覺得自己沒啥大錯了。

她確實是關上門在自個屋裏說的,又沒跑到外麵講究。

至於會不會真被休妻也不太在意。

她娘家媽分析的對,她給老朱家生了倆兒子,心裏多少有些底氣。她倆兒子大了,大兒子再過幾年都能議親了,不是有奶就叫娘的年紀。朱家人不讓她回去,她孩子們都不能讓。

要說能讓汪氏有點兒後怕的,是被迫停工掙不到銀錢。

她婆婆和她男人警告她,就算賴在家裏非要釀酒也不給記賬算錢。要是敢再賴著,就要實話說與左家聽是因為什麼不讓她幹活。

那可不行,讓左家那位姥姥知道了,那等於是往後會徹底歇菜。

所以汪氏才老老實實回娘家反省來了。

汪氏本以為至多在娘家待個十天半個月的,應能在小稻二胎閨女滿月前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