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顯然程咬金和尉遲恭在這些事情上有著一種當局者迷的疑惑。
不過熟讀史書之後的蘇寧對於這些事情可謂是了解頗多,對於曆史上李二陛下所做的一些事情也有了幾乎全方位的理解,李二陛下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到後來的那個地步的,也並非是他的本意。
“曾經我與陛下聊天的時候聽到過陛下這樣說,他說他縱觀史書,對於自古以來天家薄待功臣一說非常的不滿意,陛下認為功臣出生入死的給皇帝打江山,而皇帝坐穩江山之後卻行狡兔死走狗烹之事,實在是太不應該了,所以陛下一直希望可以善待功臣,給功臣應該得到的東西。
所以陛下登位以來一直都對功臣甚為寬厚,對於功臣各種所作所為也相當的容忍,少許的飛揚跋扈也完全可以無視之,可以說自古以來各家天子中,能像陛下這般善待功臣的,屈指可數,但是如今,陛下另立海軍參謀總部,設立海軍軍府,以海軍對抗陸軍,兩位叔伯當真不知道是為何?”
程咬金和尉遲恭沒有說話。
蘇寧很認真的說道:“前些日子,尉遲叔叔喝醉了酒,把一個入府送菜的小販打了個半死,小販無處伸冤,也不敢申冤,隻能受著,最後傷重而死,家人終日嚎哭不止,終於被禦史得知,於是了解事情原委之後大怒不已,當場寫下三千字血書要為這位小販討回公道,將此血書呈給陛下,要陛下給一個明確答複。
於是叔叔得知更是勃然大怒,衝到皇城門口將這禦史打傷,禦史寧死不將此狀撤下,尉遲叔叔就當真要拔出劍將此禦史斬首,幸虧被旁人攔下,否則定將鑄成大錯,陛下雖然並未嚴懲尉遲叔叔,尉遲叔叔可知道陛下當日砸碎了多少杯盤?斥退了多少仆役?皇後都為之無奈。
程叔叔家中前些時日有一負責采購的下人和一販菜老農產生衝突,此惡仆仗著程叔叔之名號,欺壓良善,老農忍無可忍與之辯駁,惡仆一拳將老農打倒在地,揚長而去,被禦史撞個正著,此惡仆尚且毫不知錯,禦史一怒之下上奏彈劾程叔叔,程叔叔也是大怒不已,衝到此禦史家中大鬧一通,陛下隻是訓斥了程叔叔,但是程叔叔可知當天晚上陛下一粒米都沒有吃下去?”
程咬金和尉遲恭似乎露出了一些些驚慌的神色。
“陛下愛惜功臣,不希望功臣遭遇到不應該遭遇的事情,也不想學習漢高祖大殺功臣落得個千古罵名,但是功臣似乎有些太過放縱了,似乎認為陛下就一定不會懲處功臣,前些時日侯大將軍的事情似乎沒有讓程叔叔和尉遲叔叔意識到,侯君集之所以被陛下嚴懲不僅僅是因為貪圖宰相之位,更有橫行霸盜欺男霸女不知收斂之事!
諸位叔伯隻認為這是侯君集不知進退,當上了參謀總長尚且還不知足,還要爭奪宰相之位,豈不知陛下並不僅僅因此而大感憤怒,如此嚴懲侯君集,更是因為陛下想要震懾軍中諸將,給軍中諸將一個警告,不要做得太過分了!可是,可是程叔叔和尉遲叔叔公然和禦史作對,逼得陛下不得不息事寧人,難道程叔叔和尉遲叔叔真的以為這是好事情?真的以為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陛下已經不打算再繼續放縱功臣飛揚跋扈了,前朝經驗告訴陛下,無限製的容忍功臣隻會帶來災禍,凡事都要有個度,陛下也不再是打江山的秦王殿下,而是如今的皇帝,皇帝和秦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位置,對待同一件事情,自然不能用同樣的態度。
此番設立海軍參謀總部和海軍,就是陛下給諸位叔伯的最後通牒,若是諸位叔伯還是不知收斂,陛下就真的要動手了,將山東世家除掉,一舉推翻多年來製壓朝廷的士族,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諸將出力甚多這也是真實的事情,陛下自然高興,但是侯君集事發之後陛下就警覺是不是太過放縱軍中功臣,就在此時,尉遲叔叔和程叔叔還是不知收斂的公然襲擊禦史。
禦史就是陛下的使者,是陛下的臉麵,程叔叔和尉遲叔叔公然襲擊禦史就是在打陛下的臉,陛下如何會不憤怒?如何會不警覺?如今陛下還是念著最後一絲情麵沒有公然對諸將采取懲罰措施,正要到了那一天,將是無法挽回!程叔叔,尉遲叔叔,你們還不明白嗎?陛下此舉,就是你們最後的機會了!
不要參與海軍的任何事情當中,就當海軍從來不存在,就當海軍參謀總部從來不存在,沒有這檔子事兒,還有海上貿易,那真的是可以讓人一夜暴富的貿易,但是軍中諸將凡是在西突厥和薛延陀或者是西域等地有所牽扯的,一絲一毫都不要染指海上貿易,除非陛下明言許可,否則堅決不要!
與此同時,約束家人,約束仆人不得仗勢欺人,不得欺辱良善,更不得肆意妄為,諸位叔伯切記要警醒自身,切記不可飛揚跋扈,觸犯陛下逆鱗!我相信諸位叔伯都是明白人,都應該知道對於皇帝而言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可侵犯的,寧言盡於此,還望程叔叔和尉遲叔叔三思而行!來人,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