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恪,不得不說,這個人和李二陛下非常像,李二陛下自己也承認李恪“英果類我”,若是李承乾真的很不堪,李恪倒也是不二人選,事實上蘇寧總認為把大唐皇位傳給李恪會比傳給性格較為軟弱的李治要好一些,李恪的性格很適合大唐的性格,大概又是第二個李世民,但是非常可惜,他的母親……
唉,滿朝堂的大臣都是他外公的逆臣,誰都害怕這個人當了皇帝會不會將隋朝複辟,或者是秋後算賬,所以李恪幾乎完全沒有辦法做皇帝,加上李二陛下弑兄殺弟奪取皇位給大唐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頭,為了不讓後世子孫重走自己的覆轍,他一定會竭力維護地長子繼承製,更何況是李承乾至今仍然非常符合他的意思,李恪沒有希望,完全沒有,事實上李恪的待遇也是李二陛下所有兒子裏麵的倒數幾位。
可惜了這個英果類李二的俊傑人物,賢明,英明,這樣的詞語用在李恪的身上真的很合適,但是,可惜啊,可惜啊,就算自己想幫李恪也隻能從另外的方麵給立刻找一條路,但是不說蘇寧和李恪的弟弟李愔有這樣那樣的過節,李恪饒是心胸寬廣估計也會有些想法,雖然幾次見麵的感覺都還不錯,但是不能貿然接觸他。
至於李治就不說了,如今隻有五歲,深得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的寵愛,被封為晉王,但是看不出有成為唐高宗的可能性,李承乾和李泰都還在,長孫無忌沒有一力扶持李治的理由,蘇寧不想和長孫無忌正麵對決,勝算不是很大,而且,如今蘇寧也是皇族,長孫無忌也算是皇族,有著利益的一致性,關係還是不錯的。
李二陛下早些年還有幾個其他的兒子如楚王李寬,但是早亡,剩下的一些兒子也大多數不頂用,能夠做皇帝的真正隻有三個人選,李承乾、李恪、李治,毫無疑問,蘇寧支持李承乾。
“是啊,在長安待的太久了,很累,正好是新婚燕爾,就想離開長安,過幾天清閑的日子,陛下在三原縣為我修築了一套宅子,還沒有住過,這一次就回去住一下,順便好好的管理一下封地上的事情,大唐現在有多重視三原縣你也明白,很多農業改革的措施都在三原縣實驗,我也要回去監督他們,可不能讓那群人把好好的現狀給毀了。
現在我還有很多的設想想要在封地上做,蘇家莊子日益興盛,周圍的發展也很好,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我不想讓這些心血白費,陛下給了我三年的時間,我就要用這最後的三年把這一切都給準備好,大唐需要很多的糧食和蔬果,還有肉,還有油,我有稻穀,也有土豆,還有其他的綠葉菜,也有肉豬,當然也少不了油這些都需要時間。”蘇寧感慨著說道。
李承乾點點頭,仰頭喝下一杯酒,說道:“那麼,今後就不會常常來東宮了吧?”
蘇寧看了一眼李承乾,點頭道:“啊,大概是這樣的,一來一回就要三個時辰左右,不方便,就算是要來的話,也是一來就來好幾日,若是早上來晚上回去,會很不方便。”
李承乾放下酒杯,說道:“這樣的話,看來隻有我一個人麵對孔老頭兒了,又要挨罵了,真是不爽啊!”
和蘇寧待得日子久了,蘇寧的一些用語被他學了過去,蘇寧從未和他講解過這些用語的意思,但是他卻驚人的可以將它們運用到正確的場合,真是一種奇怪的能力。
但是蘇寧在意的不是這個,李承乾已經十五歲了,進入了青春發育期,聲音也變了,不再是一開始認識他的時候那稚嫩的童音,嘴巴上麵長出了絨毛,等待著第一次剃掉之後變為真正的胡須,而他的性格也漸漸的趨於成熟和穩重,越來越不苟言笑,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對於李二陛下和孔穎達嚴厲的口吻多了一些不滿,已經將這種不滿表達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