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當我看到那人時,腦子裏第一個反映出的竟是這樣一首詞,一首《擬古決絕詞》。這詞並不是為了我而想起的,而是為了劉陵。若劉陵和他隻有最初一見,是否就不用有今日秋風悲畫扇之事了呢?
至於我……
我悵惘,但不失望。
他雖和人謀劃,出賣淮南,他雖差一點置我於死地,但他終還是來不忘劉陵,終還是來要見一見劉陵了……
之前,我曾幾次三番預想再看到伍被時,自己會想些什麼,會說些什麼;更曾以為看到他,我會大哭、會大鬧,會破口大罵,會責怪怨怒,會想殺了他……
但真的見到他時,我隻平靜仔細地看清了伍被臉色並不好看,他一臉風霜的皮相之下,透著深深的疲倦。還有就是我竟也不哭不怨不恨不惱不怒……
似乎除去悵惘以外,連失望都不存在。
繼而,我奇異自己此時頭腦的清晰、冷靜了。
其實,又有什麼奇異的呢?
除了這個靈魂,我本應該是毫無牽掛的,可偏偏卻卷入這許多是是非非,讓自己陷入一場虛無瑰麗的夢,又看了這許多人的生生死死,最終還活了下來……
人生真是有許多的莫名其妙和不可知。
我當然會帶著這個男人去看劉陵,他也已經知道所謂的看劉陵,最終會看到什麼。他最終看到的不是紅顏美人,而是一抔黃土,一抔也許還沒有徹底幹透的黃土。
可還沒有等我動腳,疲倦而清冷的男子忽然變了臉色,他呆怔怔地看著我的身後,猛地屈膝跪倒。膝蓋重重壓在地上,發出“嘭”的一聲。
這一聲震得我心髒遽然一跳,接著便不知道從哪裏衝出一腔不甘來。我頭腦依然很清晰的明了:伍被對淮南不忠、對劉陵無情,對自己狠決,但那也算是各為其主。每逢朝代政權轉移時代,民族個人利益之爭,甚而波及無辜,在所難免,更何況淮南王確實並非無辜之人……
但,心卻因為伍被這一動作而不再平靜。
“是伍被麼?”玄貞子的聲音很不客氣,也很冷漠,他在我後麵說著,也沒有從院子裏走出來,隻站在當地,俯視那個邊答應邊隱忍著激動卻仍在臉上顯出慕孺之情的男子,又說道:“你別跪在那裏,去做你的事情吧。”說完,老人家便轉身離去,不再搭理跪在地上的男子。
對於玄貞子和伍被之間的動作、言語,我冷眼旁觀,也暗自納罕。
倒是伍被並沒有起身,他很恭敬地看著玄貞子,臉上的疲倦換成了悲傷,直到玄貞子身影消失,他才大呼一聲:老師!
老師?我看著伍被,又轉頭去看早已不見蹤影的玄貞子,暗想:原來……原來玄貞子竟是……怪不得……那小孟……
一時,我覺得心亂如麻。
也許是因為碰到了老師,伍被的情緒似乎更加低落,當他站在劉陵的墳前時,全身上下已經浸在了同這天氣一般的陰鬱窒悶氣氛裏。
我注視著伍被,深深地看著,以前所未有的仔細。腦子裏同時也放映著自認識他以來的一幕幕場景、一個個片斷……
將壓在心底的東西翻出來晾曬,就好像狠心撕開本來結痂的傷口,比不經意的受傷更需要自己狠心,也自有一種自殘的慘烈。這種感覺很不好受,但必須忍受。我知道,自己若不能揭開這疤,不正視這一切,那麼最終那些東西會在完好的皮肉下腐爛,變成不可磨滅的印記。
我本來就不是一個能夠堅持的人,無望的愛和徹骨的恨,這些激烈的感情都太耗費心力,不是懦弱的我所能承受的,所以我選擇逼著自己認清、逼著自己放棄,暫時的鮮血淋漓也再說不惜……這也許最是適合我的選擇。
順著伍被地視線看去,我看到他此時正非常專注地看著那小小的墳塋,專注得以至於根本沒有在意到一旁有人在看他,又把目光從他身上移開。
即便移開目光,我依然能感受到他的專注中隱藏著某種深沉的悲傷,這種深沉的悲傷更讓我看清那些被被翻晾出來的回憶,都是我一個人的獨角戲,也許我和伍被之間,真的就隻是我的一場獨角戲……
不管是不是獨角戲,反正過去了,而且也必須過去。畢竟我這個人很善忘,很容易接受現實。而且,我也相信,我能渡過,即使再痛,再難受……隻要時間流失,就能過去,就像《飄》裏麵的女主角說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到那個時候就能忍受了……
看著劉陵的埋身之所,我又想起了留在劉陵手邊看到的字,我抿了抿嘴唇,有些語無倫次地說:那個……陵翁主最後表情是笑著的,她手邊有字……我想那是留給你的。
停頓一下,我轉向伍被,繼續:她的手邊寫著“今生等不到你,我等來生”……
伍被的身體搖晃了一下,險些頹然栽倒。在他穩住身體之後,一張臉依然毫無表情,不過眼睛裏卻放出了寒冷徹骨的光。他看著那墳塋,忽然虛弱地說:你先回去吧,不必在這裏等我了……
我沉默著點點頭,轉身便要離去。可就在這時,我忽然聽到伍被很輕很輕地說了一句“抱歉”。
我背著身,很想大方地說不用或沒關係,但是我跟本就什麼也說不出口,最後隻點了一下頭,然後僵硬地一步一步走開……
可就在走出不足百米、快要轉彎的時候,我忽然停下腳步,情不自禁地轉過頭去看那個寥落的男子。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他身後出現了一個青年。一個雖穿著粗衣卻掩不住不凡氣勢的青年。我認識那個青年,在壽春的時候見過,他是伍被的朋友,叫左吳。
回到居所,我望著玄貞子住屋的方向躑躅很久,才走向自己的房間。卻不想玄貞子在等我。
玄貞子表麵上對伍被冷漠無比,其實還是心存師徒之情。畢竟他雲遊天下那麼多年,好不容易找到兩個有緣且資質又好的人——一個伍被、另外一個是小孟,又怎麼會放棄?但對於淮南的事情,玄貞子雖沒有世俗中對氣節、對忠義的嚴苛評判,卻也不會滿意他對於功名利祿的追求。
當然,老人最後還是忍不住為鍾愛的弟子辯解,他說這都是伍被那一生誌大才疏、庸庸碌碌的父親為了光耀祖宗門楣,希望伍家再次興旺,甚而再出個伍子胥的渴望,而斷送了伍被的仙緣,以至於讓他遭受人間劫難……m.X52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