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叫什麼老楊頭,以後叫楊哥兒!”
“對對對,瞧我們,楊哥哥,以後我們有事情找您,可別拒人千裏啊!”
“對對對,楊哥,咱們都是多年的鄰居了,互幫互助啊!”
一張張笑臉迎湊,老楊頭心裏,開始的不適恐慌慢慢消退,沐浴在一聲聲的“靚仔”中,逐漸迷失了自我。
像是個胖頭魚一樣的膨脹了起來。
連連又是擺手又是點頭,完全讓人分不清楚想說什麼。
.........
從羊湯店離開。
召喚了附近盧迪一號,也就是當初十三人,飲下「霸血」之一的盧義處理事情的羅夏,沒有理會事情的後續發展,晃悠著步子,走出人群。
穿街過巷,在沿街小攤小販們的叫賣聲和孩童們的打鬧裏,品味北宋的風土人情,慢慢走著。
當然,盡管看著那些梳著一個鬏,兩個鬏,三個鬏,四個鬏,還有梳著菠蘿塊頭的孩童們打鬧很有趣,但羅夏還是小心翼翼的避開了。
畢竟幾個小怨種手裏拿著雪球,來回堆著雪人玩的行動,還是讓他不由提起了小心。
小童是最沒有定性的,這時候堆雪人,下一刻直接把雪人腦袋拆開,用做“防牆”的打雪仗,都是正常事。
萬一一不小心被這些興致起來的家夥們給來個“打雪仗”,很容易池魚之殃,受到無妄之災的。
“嗯,做的好!”
“漂亮!”
為了避免幾個小家夥在他路過時忽然打雪仗,羅夏還一臉讚歎的鼓勵起來。
可惜沒有那種劃車的熊孩子,要不然他高低得要站好了,一臉敬佩的錄像,順帶稱讚其“不同凡俗,提前幾十年就幫爸媽花大錢”的人熊。
小童們有點兒不好意思,但很快在陌生大叔叔的鼓舞下,開心的繼續積極堆積起了雪人。
直到徹底邁步過去了,快走了一段距離,羅夏才真正鬆了口氣。
然後他腳步就又繼續慢悠悠起來。
剛才那些小童一個個瞧起來別看小,但真論起來,就不知道是誰多少代之前的祖宗了。
也是因為這種奇特的感受,羅夏才能沉下心,細細體味沿路風景。
不過沿路上,盡管攤販努力叫賣,小童們咯咯歡笑,但沿街上,遇到的行人,大半都是麵容沉重,腳步匆匆。
顯然,汴梁城裏的變化,還是漸漸波及到了所有人。
這也讓羅夏的好心情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
對那個血鬼輪回者有了怨念。
畢竟這家夥不好好安生過日子的來這麼一出,弄的現在很多小娘子都沒有心思出門逛街了。
這讓他欣賞北宋民間小娘子打扮的藝術性眼光可是沒有用武之地了。
雖然花茶坊和教坊司裏,那些花魁娘子們一個比一個打扮精致俏麗,但看多了這些,小蔥豆腐,良家小娘子,就變成了心上的白月光了。
更何況,繼續讓這玩意肆虐下去,汴梁城裏的家家戶戶,肯定白綾多多,幽怨啼哭之聲不絕於耳,可說是人間慘事,屆時必然會多很多寡婦......
......哎?
“......”羅夏。
算了,真是想一下都要扣功德啊!
老子是正派人!
嗯,沒錯,是正派。
默念幾十遍的羅夏,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人群熙熙攘攘,一眼望去,來往之人,穿著非富即貴,也是他“上班”的地方。
樓店務。
樓店務裏,此時繁忙無比。
到處都是進進出出的西夏人和遼人,以及大片揮舞著銀票,逃難來的富戶們。
此時裏麵的人可說是忙的頭打腳底板,一刻不敢歇。
不過在他進來時,那在一片朱紅官袍裏反而顯眼起來的綠袍,還是很快就讓人發現了他的到來。
“大人!”
“王頭兒!”
一進門,一片人一個個就殷切的打著招呼,嘴巴和抹了蜜一樣。
瞧那架勢,恨不得直接把自己的工作丟在一邊趕來跪舔。
“嗯,你們都好,工作幸苦了。”
“大家吃了嗎,沒吃的話,我等等幫大家叫老楊羊湯來。”
羅夏邁著四方領導步,一邊笑嗬嗬的一臉自覺親和的打著招呼,一邊就往樓店務裏走去。
等會在辦公區域裏,燒壺茶,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慢悠悠的品著皇宮大內裏的貢茶,順帶賞雪吃著茶點,這可是一件美事了。
也是到了這個年代,他才知道,在北宋,糕點就發展的很是繁榮了。
宋朝的點心基本分為糕、餅、包、團、酥等幾種。其中每一個大類裏,都有無數個小類,稱得上琳琅滿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