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
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
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直下洗塵寰。
萬象入橫潰,依舊一峰閑。
黃河九曲,自古便被稱為“四瀆之宗”。如今正是暮春時節,恰逢黃河汛期,兩岸車馬皆不敢從此處經過,唯恐被卷入水中,屍骨無存。但是,如若有人細瞧水中,便可發現成群結隊的鯉魚逆流而上,不顧倒卷之勢,爭相前行。這卻是為何?隻因今日是一年一次的龍門大開之日,隻要能躍過龍門,便可白日飛升化龍,遨遊四海,司一方雨水,享人間香火。
位列仙班,與天地同壽,這是所有修行者的願望,但是成仙不易,人乃萬物靈長,比山精水怪修行更易得道,卻仍需要千年苦修,渡天劫雷火,方可飛升成仙。若是不能渡過天劫,一身修為散盡,隻能兵解,從散仙再修天道。人尚且修仙如此困難,更遑論精怪。是以雖是明知躍入龍門化龍者屈指可數,眾魚還是趨之若鶩。
鯉魚們正在艱難前行,忽見河水翻湧奔騰,頃刻間便往兩邊分開,魚中有年齡稍長者立刻激動道:“龍門,龍門開了!”
話音未畢,隻見一扇巨門由水中升起,巨門呈白色,門兩側各有一根合抱粗的漢白玉柱,兩條蟠龍纏繞柱身,盤旋而上,直至百丈柱頂。龍門中水浪滔天,銀亮水珠飛濺到龍頭之上,正形成“二龍戲珠”之勢。龍門兩側刻有一副對聯,上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下聯是“朝朝朝朝朝朝朝”。眾魚看得目眩神迷,便如看到蓬萊仙境一般。
既見龍門,眾魚一個個躍躍欲試,恨不得立時跳過龍門。就在眾魚摩拳擦掌之際,一個威武的身影從門後走出,朗聲大笑:“哈哈哈,今日來的小魚可不少。”
眾魚聽到這個聲音,無不匍匐水上行禮:“參見禹王!”
大禹跨過門檻,看著水中魚兒,滿意點頭道:“三日內,若有魚躍過此門,即刻化龍升仙。”說罷,一揮手中避水劍,門檻瞬間增高數丈。
眾魚見門檻驟然增高,心中怯然,但是化龍的念頭仍使它們爭先恐後向上躍去。霎時間,河麵上巨浪翻湧,數千條鯉魚在水麵上飛縱跳躍,有的因跳的不夠高而跌回水中,有的因水流湍急而被泥沙卷走,不知所蹤。
三日間,竟無一條鯉魚躍過龍門。大禹看著水中精疲力竭的鯉魚,問道:“還有半個時辰,龍門就要關閉,可還有鯉魚想嚐試?”
眾魚麵麵相覷,雖想化龍,奈何龍門門檻實在太高,難以躍過。
“我。。。。。我還要試。。。。”隻聽一個虛弱的聲音氣喘籲籲地說。
大禹攏目細看,就見一條紅背小鯉魚從魚群中遊出,它身上被岸邊的岩石劃出了許多的傷口,鱗片也是掉了大半,斑斑駁駁,好不難看。
大禹眯起了眼睛,問道:“小魚,這門檻有數十丈高,你受傷不輕,半個時辰內絕難躍過。”
小鯉魚一雙大大的眼睛盯著大禹,認真地說:“不試焉知不能成功,禹王當年治水,也是危難重重,請問,禹王可想過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