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一郡之地,何其廣袤?這當中的好處太多,在沒有了月華宮的情況下,所有人都想要占點好處。若是慶安帝派了親信過去,那麼不用說所有宗門世家安插的釘子,都要被擠出去。他們自然不願意。
而不派遣親信,那月華宮不是白覆滅了?少了一個月華宮,又多了一個‘日華宮’,‘星華宮’……那意義又何在?
慶安帝自然也不甘願。
所以在朝堂上足足爭吵了一個月,誰也不願退讓。
局麵就此僵持。
但局麵不可能一直僵持。
僵持下去,虛舟郡的政務還管不管了?若是因政務不通而引發嘩變造反,又該誰負責?
這其中,皇帝的壓力,顯然是更大。
而就在這個雙方都僵持不下的時候,一個老人,走入了宣政殿。
六賢王。
那是皇帝的六皇叔,已經兩百多歲,向來不問政事。可在特使人選爭吵了一個月而不決的時候,他重新走入宣政殿。
並提出了恭親王。
而且話說的非常直白。
“大炎天下,終是我洛家皇族的天下。朝堂之上的某些人用心,孤王一清二楚。若再糾結,難道真要徹底撕破臉嗎?!聖上也不用再爭。就讓恭親王去。他再如何,終究姓洛!”
這年邁的六賢王鶴發童顏,神完氣足,嗬斥這麼一句之後,滿堂都安靜了下來。
而接下來,在各方私下商議之後,終覺得恭親王的確是不二人選。
他與皇帝有奪嫡之恨,不是皇帝心腹。而他又終究是皇族之人,也不可能和宗門世家一條心。看來看去,這是目前局麵下最好的選擇。
所以特使的選擇,是雙方爭執的妥協產物。
於是恭親王下了虛舟,總領虛舟一切政事。
而在特使下去後不久,一封封令,便傳至斬妖總司以及虛舟斬妖司。
葉臨淵,於虛舟圈妖一案有大功,特封‘鎮妖鄉男’!
這一封封令,看似隻封了一個小小的男爵,卻幾乎引起了軒然大波!
首先,這是近三十年來,大炎第一個冊封的寒門!
要知道,大炎的爵位,可不是那麼好封的。這原因,便就在宗門世家。
因宗門世家的存在,大炎幾乎是皇族與宗門世家共天下的情況。除了開國皇帝曾封過一波勳貴之外,之後的皇帝,對封爵一事,可謂慎之又慎……因為這很有可能讓宗門與世家把持地方,變得‘有名又有實’!
那到時候皇帝想要收歸政權,就將變得更加困難重重。
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出現了‘護國宗派’這種大炎獨有的東西。
用‘護國宗派’的名義,堵上宗門世家的嘴。
但是爵位,絕不輕封。
那麼這數百年來,封爵的有沒有?
當然有。
但那幾乎都是‘承襲’。
人家本就是勳貴,又或者是皇族之人。
直接將一個寒門,封為貴族的事情,已經足足有三十年不曾出現。
上一個被冊封的寒門,是鎮北候……當時,也是震的滿朝皆驚!
而這一次,葉臨淵的封爵,隻是一個男爵,卻鬧出的風波更大!
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他斬妖司少卿的身份!
先皇曾有鐵令,‘斬妖誅魔二司,不許涉政’。
換句話說,正常情況下,就算是斬妖司大卿,若沒有特殊原因,宣政殿上,也是沒有位置的。
就比如雲大卿,若沒有皇帝金口的‘皇權特許’,他都沒有資格入宣政殿。
在外麵,他身份地位或許極高。一郡郡守也要對他恭恭敬敬。
可在朝堂上,沒有他的位置。
就是因為,他是斬妖司大卿。
典型的‘位重言輕’。
所以斬妖司想要跟皇帝說些什麼,大多數情況下,隻能在背後說,暗地裏聯係。
但很多事情,背後說,是沒有意義的。
必須要在朝堂上說出來。
這個時候,就需要‘皇權特許’。
而且站在朝堂上,除了皇帝問的問題之外,他對其他事情,沒有任何話語權。
別看斬妖司聖眷正隆,隨時可以‘皇權特許’,好像無所謂……
可實際上,內裏的差別,是非常巨大的。
你可以‘皇權特許’一次,兩次,三次,四次……
難不成還能天天‘皇權特許’?
每一次的‘皇權特許’,都是對皇權的一種消耗!
看似無關緊要。
可消耗多了,皇權的威嚴何在?律法的威嚴何在?底線又何在?
這就達成了那些宗門世家的目的——打壓皇權。
。您提供大神月下半隻貓的大炎斬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