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 京城的報紙(3 / 3)

尤其是北方,對於這一期的反響非常的熱烈,家鼠和出血熱的關係更是報紙中所有信息傳播最廣的一則,甚至突破了富裕階層,連平民百姓都在幾月內迅速知道了這消息,甚至還有縣官壯著膽子在自己的轄裏搞滅鼠運動——他是冒了風險的,因為無論怎麼說,看反賊的報紙,且相信上的胡言語,似乎都是很的罪過。

但話又說回來了,如今北麵每年都有疫,而縣官在這種情況下是很兩難的,若治下有了疫情,他不能跑,跑了要被治罪,留下來則很可能病死。在生命麵前,似乎被人上奏參一本也無關緊要了,因此不止一處北麵小縣——尤其是鄰縣鄰州幾年內發生過出血熱的方,張貼了榜文,提倡百姓們滅鼠,甚至還有些縣中富戶拿出私蓄,讓百姓們用老鼠尾巴來換錢。

除此以外,防治曱甴的辦法,為要注重清潔,如利用人類排泄物堆肥等等,這些文章的傳播都極為廣泛,尤其是在‘糞若不及時收治會帶來什麼後果’的文章後,就連京城也突如其來整頓了一番市容——京城的市容是老話題了,因為此聚居的人甚多,卻又沒有下水道,也河流,戶人家還好,至會稍微處理一下,平民區街麵簡直一塌糊塗,糞隨意傾倒雖然為官府不容,但卻屢禁不止,再加上路麵又是黃土,一下雨汙水橫流,令人嘔,甚至有胡同積水成了臭泥潭子淹死人的。

五年前北方疫,京城也被牽連,當時便是平民區的人死得最多,十成裏至去了三四成,買活周報的文章流傳到北京,有識字的一讀,當年劫後餘生的人們無不拍案驚呼,深以為然。由是又有好事者出,糾結了那些遊俠兒,合夥到城外賃了低窪來,按照買活周報上的辦法,建了堆肥的場來,主動走街串巷去收夜香,堆出肥來低價賣給附近的農戶。

在任事都可能有無窮變數,以至於老成者萬事把穩的京城,這買賣居然做得極為順利,從京兆尹衙門到五城兵馬司都保持了沉默,就連禦史台也沒人出麵攻訐民風敗壞,聽信反賊讒言,真可謂是一樁異事。這也可見了買活周報傳播之廣泛,隻怕如今滿京的官僚士夫,別的不說,買活周報裏養生防疫祛病的第三版,是每一期都必看的。

這些青賊……說不準還真有些東西。

這經不是朝廷第一次議論買活軍的事務了,誠然,雲縣、臨城縣的歸屬,朝廷諸公不是那樣的在乎,隻有一些原籍是兩縣的讀書人在奔走,但聲音不,但他們侵入之江道那一回,還是惹來了不奏疏的。雖然其後因閹黨介入,局麵轉為膠著,多數官員也是知肚明,朝廷虛弱,壓根無法在多線開啟戰事,但之江道文風更盛,因此日常攻訐買活軍,要求朝廷出麵剿匪的聲音也沒有斷過。

等到翌年春日,買活軍的奇巧造物開始在京城流行之後,聽說了這家義賊的麵人家也就越發多了,而且朝野間要求剿滅買活軍的聲浪要比之前更——這樣的山野小賊,以前除了本人以外,其餘官僚領都不屑搭理,但一旦聽說了他們有這樣價值連城的私蓄,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躍躍欲試想要剿匪自肥的方領也比以前要多了。

買活軍是要剿的,不知不覺間,這經成為了朝野內外許多人的共識,不過敏朝辦任事的效率都不快,從決定要剿匪,再到行文發兵,小幾月的準備那是要的。既然今年的剿匪共識是秋後收成了以後才達成的,那麼最快的出兵時間點應當是在明年秋收以後,這樣才能就解決兵糧題。朝廷和買活軍至還有約一年相安無事、和平發展的時間,而眼下朝廷最的事情還是籌措今年的遼餉——閹黨倒是真的賺了錢了,居然今年催遼餉的力度沒有往年的,態度也不那樣堅決,這不免讓很多人動了腦筋,躍躍欲試,想要通過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從內庫中掏點錢出來花花。

這樣的思帶來的很直接的後果,便是今年九月,京中再興獄,份不同,但同樣反對閹黨的政治人物都被打為西林黨,壓入詔獄之中。那些膽敢動內庫腦筋的官兒付出了血的代價,他們之後的家族則傷筋動骨,付錢自贖,閹黨的名聲更加臭不可聞,京城的政治氣氛也相當緊張——而此時卻又從北邊傳來了疫的消息:今年遼賊進犯的規模不,因為聽說他們的老家也鬧起了出血熱,夾雜天花,正在不斷的死人。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宣盤錦防線距離京城不過三四百裏的前提下,一聽說瘟疫的消息,多數人家都自覺減外出,在家沒日沒夜的念經拜佛,而此時買活軍的第五期報紙又在京城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第三期談了防治鼠疫之後,僅僅是第五期,報紙上又談起了接種牛痘防天花的好處,以及為工人們要自覺接種牛痘。而這也讓許多對牛痘一無所知的家庭夙夜難眠——如果不能弄清楚這牛痘是什麼東西,該如獲取,又是怎麼防天花的,他們簡直是要急得發瘋的!

。您提供大神禦井烹香的買活謝雙瑤徐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