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走了,有機會再見。”
俞輪笑著和大家道別,跟他同行的人是三男兩女,雖然一早就說好了要在這裏分開,但他們還是有些不舍。
“不然就一起走吧,這樣路上互相也有照應嘛。”
“就是就是,你走了,我們接下來的行程該多無聊啊。”
第二個說話的人是個女生,俞輪嗬嗬一笑:“旅館我已經訂好了,現在也不能退了。再說了,我和你們的行程不一樣,你們預計一個月到拉薩,我預計可是兩個月,就算現在我跟你們一起走,早晚還是要分開的。”
話都說到這份上,別人也沒法再挽留了。
幾個年輕人站在公路的岔路口,依依不舍的道別,各自加好微信,俞輪擺了擺手,然後就騎車離開了。
……
他們是驢友,都準備從川藏南線騎行到青藏高原,這項活動既考驗毅力、又考驗體力。相比其他人對騎行和旅遊的熱愛,俞輪散漫的就像是個打醬油的。
別人都是三五成群、做足準備才出發,俞輪則是突發奇想,到商場買了一輛高配自行車,就這麼獨自上路了。
幸好他還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延長了騎行的時間,不然等不到西藏境內,他就得累趴下。
經常鍛煉和經常肥宅的人可不一樣,俞輪他雖然不肥,可他宅啊,就他這小身板,一個月是絕對到不了拉薩的。
所以俞輪從沒想過要加入固定的隊伍,他打算慢慢走,看遍這一路的風景名勝,上了公路就找同行的隊伍聊聊天,下了公路就自己行動,這樣既不孤單、又能保存體力。
今天是俞輪出發的第三天,剛剛和他道別的幾個人是他昨天認識的,都是年輕人,共同話題本來就多,再加上俞輪長相帥氣、說話風趣,大家都喜歡他,這才舍不得他這麼快就離開。
從岔路一直騎,又過了快一個小時,俞輪才終於騎到地方。
這裏是雅安的小村落,前些年村子閉塞,幾乎沒人知道這裏還有這麼一個地方,後來川藏南線帶動了周圍的經濟,逐漸有外人過來以後,這裏的世外桃源才被發掘出來。
村子依山傍水,有個景點叫九回彎,去過的人都說在那裏隨便拍張照就是一幅畫,但因為這個村子實在太偏僻了,很多人即使知道這邊有景點,也不願意繞路過來。
除了俞輪這種既有時間又有閑心的閑散遊客。
整個村子裏就一家旅館,俞輪跟著導航繞了兩圈,總算是找到了。從外麵看,蓋的還挺氣派,三層小樓,紅瓦白牆,門口種了不少花,可惜,俞輪一個都不認識。
這種都是家庭式旅館,房間不多,老板也不是隻有經營旅館這一個工作。住在這種地方,好處是一般不會被宰客,而且還能體會到最原汁原味的風土民情,壞處就是家庭式旅館的設備通常都不太好,服務也不怎麼完善。
在院子裏把車鎖好,俞輪直起腰的時候,看到遠處停著三輛汽車,一輛車牌是本地的,還有兩輛是外地的。
看來和自己一樣眼光好的人也不少嘛。
背著背包,俞輪心情頗好的走進旅館大門。
進門就是一個由客廳改造的前台大廳,登記的桌子後麵坐著一個六十歲左右的老奶奶,前麵還站著一個高大的男人。
低低的交談從前麵傳過來。
“叫啥?”
“顏行碩,顏丹鬢綠的顏,砥行立名的行,鴻儒碩學的碩。”
老奶奶半張著嘴,手裏拿著一根圓珠筆,筆尖立了半天也沒落下去,“啥?你叫啥綠來著?”
顏行碩:“……”
俞輪:“……”